第28届万寿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
来源:光明网 2019-4-29 郑芳芳
四月的清华,春意盎然。4月27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十八届万寿论坛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达理礼堂举行。这是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后第一时间对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进行讨论宣讲。本届万寿论坛的主题为“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与会的多国前政要、政党代表、大学校长、专家学者等百余位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在与会者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纷纷认为“一带一路”是新型全球化的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全球治理创新开辟了新天地,是中国对全球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中国智慧的充分体现,为共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论坛开幕式由中联部研究室主任栾建章主持。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尼泊尔前总理尼帕尔、摩洛哥前参议长穆罕默德·比亚迪拉、阿根廷共和国方案党第一副主席马查多、埃塞俄比亚埃革阵总书记比纳弗、日本自民党国际部长小泉龙司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扩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主题为“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万寿论坛,就是要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在推动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郭业洲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抓住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的契机,找准了“发展不平衡”这个病灶,开出了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良方,始终着眼实现共同发展,始终着眼实现持久和平,始终着眼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始终着眼实现不同文明互学互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之路。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致辞中指出,当今经济全球化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既是中国领导人面对世界大变局提出的中国方案,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新型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原则和核心精神,为面向未来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将世界各国各地紧密地连接起来,为国际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也将各国自身的发展与全世界的共同发展有效地贯通起来,为各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中国的新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增进各领域人文合作交流,是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文化基础。恰逢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愿与各国各界加强交流合作,培养更多肩负使命追求卓越,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举办更多的人文交流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在致辞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我们还可以做到更多,我们需要不断改善合作环境,不断改进中欧关系。我们有责任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这一伟大倡议,澄清各种误解。尽管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治体系、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也分享着共同的责任,有促进全球的合作、和平的共同需要。未来我们要携手促进全球化向着更为正义的方向发展。
尼泊尔前总理尼帕尔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是一个的伟大倡议,有着高瞻远瞩的理念,是致力于共赢的合作平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每一个社会都需要走到一起,共同参与到“一带一路”这一的伟大倡议之中。当前,中国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中国也希望把这种发展的福祉推广到世界各地,把经验共享给世界各国。所有国家都需要实现发展,每个国家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国情来决定自身发展方式,每个国家都可以追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万寿对话环节由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强教授主持。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意大利参议院外委会主席佩特罗·切利、古共中央国际部副部长胡安·卡洛斯·马尔散、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中央书记处政党与民间组织部部长费卡都·特西玛·德格福、萨尔瓦多马蒂阵线副总书记格瓦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艾德明、巴拿马民主革命党国际关系书记甘霖等嘉宾先后结合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情况进行了发言,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积极的问答互动。赵启正在发言中指出,“一带一路”原本是中国的倡议,但是经过参与国的充分协商,有了深度的共识,这个倡议就成了参与国的“共同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就成为了“一带一路”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
在下午举行的万寿圆桌论坛中,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专家学者,和与会的中国学者一道围绕“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两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国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在维护多边主义、推动新型全球化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认为 “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和时代性,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充分体现出了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与贡献。“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消除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有着积极的意义。
论坛闭幕式由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主持,印度尼西亚安汶大学校长马思诺等中外嘉宾作了发言。论坛最后由中联部研究室主任栾建章进行了会议总结。他指出,应当将中国哲学智慧注入到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当中,做到以中为用、理念先行、互学互鉴,使“一带一路”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万寿论坛”是中联部于2016年发起主办的国际交流与对话平台,旨在邀请中外政党政要、智库学者、民间社会组织代表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美好世界、新型南南合作、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等主题进行坦诚对话和观点碰撞,促进各方思想交流和战略沟通,以便更好地推动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和互学互鉴。此次万寿论坛邀请了包括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古巴、萨尔瓦多、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国、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阿联酋、摩洛哥、埃塞尔比亚等30多个国家的前政要、专家学者、商界精英和社会贤达,覆盖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200多人出席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一次高端深入的全球对话,进一步放大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