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2018校园戏曲节在清华大学落幕

来源:新华网 2018-12-28


由北京市教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北京市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2018校园戏曲节28日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

北京市高度重视戏曲艺术在校园中的弘扬与传承,2016年,北京市教委支持成立了北京市学校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会,2018年又策划了校园戏曲节、戏曲知识大赛、戏曲知识读本发布、戏曲电视公开课、戏曲小国剧创作、戏曲经典剧目观演等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活动举办以来,已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和部分高校。

由清华大学承办的2018校园戏曲节于今年9月启动,活动立足校园,面向师生,辐射全学段的学校以及社区,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提升鉴赏力和艺术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据了解,2018戏曲节期间共推出19场高水平演出,涵盖京剧、昆曲、豫剧、越剧、曲剧、壮剧、越调、道情、评弹等多个剧种,其中包括讴歌民族英雄的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表现“上善若水、亲民爱民”思想的越调《老子》,新编历史剧豫剧《北魏孝文帝》,讲述“新科状元铲除贪官”的太康道情《张廷秀私访》,第一个以少年包公长成为题材的四平调《小包公》、以及评弹《赵氏孤儿》等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让师生观众于春风化雨中树立审美观念,明辨善恶是非,陶冶道德情操、培育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还特设“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展演”、“越剧文化艺术周”等系列活动,试图通过剧目展演、名家讲座、互动体验、座谈研讨等形式,关注地方戏曲艺术,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解地方剧种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特色,助力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参演的五个剧种均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有“铁脚剧团”的美誉,内乡县宛梆剧团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宛梆剧种专业剧团,太康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团”等。

此外,活动还邀请戏曲专家导赏研讨,深化戏曲的艺术审美和理论内涵;开展体验工作坊及戏曲公开课,口传心授、讲解示范,在戏曲学习实践中培养戏曲爱好者。

作为本届校园戏曲节的承办单位,清华大学历来重视京昆艺术教育与实践。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便有京昆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一直以来,戏曲教育薪火相传,京剧队、京昆协会、教工京剧队等各种戏曲活动丰富多彩。

2016年,清华大学承办教育部京昆艺术文化传承基地,2017年承办首届戏曲节活动。本届戏曲节,是集中开展的影响力更大的戏曲教育与实践活动,使戏曲艺术不再是老人艺术,它蕴涵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越来越被青年一代理解、接纳和喜爱。

编辑:华山

2019年01月02日 08:08:3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