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教授中科院院士姚期智:
科学家应为国培育高质量人才
来源:《光明日报》2018-5-31
就像“中国制造”一样,“人才自给自足”是成为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在人才培养链的每个环节,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领军人才,都要有系统地培育出大量本土高质量人才,为国所用。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人才水平及科研成果都有大幅提升,这归功于一些重要的人才政策,对培养与引进人才产生了实效。国家全力投入支持科技创新,更提高了科研及教育的质量,而改善的科研环境及水平又直接增强了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如今许多人愿意放弃国外的名校教职或高薪企业,选择回国工作。他们感觉国内科研环境已胜过国外;而国际社会对中国前景的看好,也激起他们回国工作的热情。这是一个新的转折点,今后只会越来越好。
有四个科技强国必备的条件,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一,人才自给自足。就像“中国制造”一样,“人才自给自足”是成为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在人才培养链的每个环节,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领军人才,都要有系统地培育出大量本土高质量人才,为国所用。
第二,学科横向交叉。计算机科学与生物科技、量子物理、金融科技与安全等许多学科,都充满创新结合的可能性。这些既是重要的交叉学科,也是发掘创新应用、成果转化的源泉。应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合作,考虑设立交叉学科的学位认证,鼓励更多高校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自主设置交叉学科。
第三,技术垂直一体。“垂直一体化”是纵向的考量。以尖端人工智能技术为例,从下而上包括三个要素:算法、架构、芯片。真正独创独有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必须同时具有三方面的创新及紧密结合,必须将基础性算法研究,摆在与芯片硬科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四,成果落地转化。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有系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富有创新含量的高科技产业。这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使命。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发言摘登之一》)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