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清华大学2018年新增“丘成桐数学班”,部分专业方向微调

来源:搜狐网 2018-5-25


看点:在2018年高考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邀请了全国数十所高校“发言人”做客搜狐,详解高校招生政策、录取规则,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为广大优秀考生搭建与报考学校的桥梁,让考生零距离接触高校最新的高校资讯和最权威的招生解读。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2018年,清华大学招生政策整体稳定,但规模略增,新增设“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拟招收不超过15人,临床医学类(医学实验班)的招生名额将有一定程度增加。那么除此之外,清华大学2018年详细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本科人才培养有哪些亮点?对农村的考生有些什么优惠的政策吗?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是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

干货精选:

1、新增设“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拟招收不超过15人,临床医学类(医学实验班)的招生名额将有一定程度增加。

2、清华大学继续平稳推进大类改革。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从以往的49个专业的填报改为16大类的填报。

3、在本科生培养方面,通过给与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学校让学生成为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主角、学校变学业评价百分制为相对等级制、增加学生跟大师的直接接触的机会四方面的措施让学生回归教学中心。

4、在本科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对未来清华的学生将做到全覆盖。

5、2017届本科毕业生生中,有81.9%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28.2%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出国深造的本科毕业生中,70.8%进入2017-2018年度《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前50位的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63.8%的本科生进入了2017-2018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各项数据在全国各高校中保持领先。

搜狐教育:很多家长和考生都非常关注一个问题,清华大学2018年的招生规模有无变化?

刘震:清华大学的招生规模是几本稳定的,去年,清华大学首次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今年,清华大学继续平稳推进大类改革。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从以往的49个专业的填报改为16大类的填报。

但部分大类包括的专业方向有微调。比如医学院的医学实验班不再放在化生类招生,而是进入临床医学类招生;工程物理系的能源实验班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不再放在能源类招生,而是整体进入数理类招生;人文与社会类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方向细化为国际新闻传播和融媒体传播等。

从招生规模来看,整体稳定,但规模略增,2018年清华大学新增设“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拟招收不超过15人,另外临床医学类(医学实验班)的招生名额将有一定程度增加,增加人数在25人左右。所以清华大学的招生规模和去年相比略增40人,而且这些增量都是面向全国的。

搜狐教育:2017年起,清华大学开始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今年清华大学的大类招生有什么调整吗?经过一年的时间,学生的专业确认情况如何?

刘震:今年是大类改革后进行专业确认的第一年,也就是说2017年入学的学生今年已经完成了专业的确认。从目前的进展来看,专业确认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情况平稳。通过一年的学习,更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志趣和擅长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选择的时候不再盲目。基本上所有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并顺利进入到了自己心仪的专业。

清华大学各大类专业确认方案稍有不同,基本流程都是学生先提交申请,按照提前制定好的大类内专业确认方案进行专业确认。专业确认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志趣、专业适配度以及学业素质等,公平、公正确认和接收。专业确认完成后,学生还可以在不同的大类之间申请转专业。

搜狐教育:我了解到,清华大学非常注重本科生的培养,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毕业生。清华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有哪些亮点?

刘震:清华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的培养,从校长书记到普通的教师都投入到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去。

去年,11月6日至9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实施了清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在评估反馈会上,专家组评价非常高,跟大家分享一下。专家组说:“一所大学和她所培养的人才,在一个大国自强和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放眼全球,也是少有的精彩!清华大学不愧为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

除此之外,考生和家长可能更关心学生来清华之后可以获得什么。其实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有不少亮点值得考生重点关注。

第一,给与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2017年我们也实施了新的培养方案,每个学生都有10-20学分的自主发展学分,用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校还建设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转系和转专业的自由度,推动第二学位、辅修和交叉学科认证课程项目,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目前学校共设置17个第二学位、13个辅修专业。

第二,学校让学生成为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主角,成立了由学生组成的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优化选课系统、改革体育课程考核方式等多项提案被学校采纳,我们也欢迎更多的学子能加入其中来参与清华的治理和教学改革的工作中。

第三,学校变学业评价百分制为相对等级制,这反映出学校教育理念的变化,我们希望建立尊重志趣、激发自信的多样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清华有很多的院士,在2017年就有8位在校老师新晋院士,学生进入清华后可以跟大师有非常多的直接接触的机会。

首先,学校鼓励更多的教研系列老师、名师担任班主任、新生导师等工作,加强对大一学生的引导教育。2017年,清华还实行“开放交流时间”制度,所有教研系列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公布每周自由开放交流时间,校长、书记带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促进建立有温度的校园文化。

近日,清华大学也宣布要在本科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对于未来清华的学生我们将做到全覆盖。去年清华大学推出“不会游泳不允许毕业”,是希望同学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样写作和沟通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全面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搜狐教育:接下来是一个家长和考生非常关心的问题,考生在填报专业时往往非常迷茫,不知如何填报。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切实的报考建议给到考生?如果考生想要报考贵校的话有没有什么技巧和经验可以借鉴?

刘震:每个省份,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高考出分后请第一时间联系清华大学各省招生组的老师或志愿者,这是最权威、最便捷的志愿填报渠道,这些老师会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给与个性化的咨询服务。高考后我们也会在第一时间通过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和官方微信账号“清小华”发布各招生组的联系方式,请大家保持关注。

搜狐教育:我知道清华大学以往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今年清华今年对农村的考生有些什么优惠的政策吗?

刘震:一直以来,清华大学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重视贫困地区孩子上学的问题,始终坚持“招生助力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力促教育公平”的理念,所以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寒门学子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圆梦清华。

从招生计划来看,2011年起,清华大学首创并实施“自强计划”,主要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招收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6年来,已经有约400名寒门学子通过自强计划进入清华。2012年起,清华大学在高考录取中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截止到2017年,共通过国家专项计划招收了约1100名学生。

此外,2016年4月起,清华大学还推出了iTsinghua学堂系列巡讲活动,主要是邀请清华的院士、教授、名师走进全国各地中学,为中学生介绍学科前沿、专业发展等情况,帮助中学生建立起对大学教育及学科专业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帮助他们树立人生规划。

活动推出2年以来,已经在全国约250所中学举办了近400场讲座。在中西部省份开展的比例一直都在半数以上,非重点中学、县级及县级以下中学占比超过1/3。最近,iTsinghua学堂还深入到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这些孩子们能够接触名师的机会和大城市的孩子相比是极少的,但是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大学的向往一点都不比大城市的孩子少,也少清华的教授非常感动。

搜狐教育:下面是一个家长和考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出国以及读研的情况是怎样的?学校会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

刘震:在QS世界大学就业力排名中,清华连续三年稳居前十。全校本科毕业生当中,国内升学继续深造的比例平均超过一半,出国出境深造比例约占四分之一,就业或创业学生超过两成。每年大概有15%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就业,在就业的学生中,重点单位就业率平均达到四分之三,毕业生集中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国家重点单位。

当然,在本科生在校期间,清华大学不仅关注学生就业,更注重引导他们的职业发展。对学生来讲,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所以,学校引导学生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人生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每年,清华大学都会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据统计,2017届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生中,有81.9%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28.2%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出国深造的本科毕业生中,70.8%进入2017-2018年度《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前50位的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63.8%的本科生进入了2017-2018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各项数据在全国各高校中保持领先。这代表了众多世界一流高校对清华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高度认可。

搜狐教育:现在正是高三考生高考冲刺的阶段,能否给今年的高考学子一些备考的建议和祝福。

刘震:首先是建议,马上就要高考了,希望各位老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高考结束之后及时了解学校招生政策和招生信息。如果考生希望填报清华大学,高考出分后请第一时间联系清华大学各省招生组的老师或志愿者,此外可以通过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和官方微信账号“清小华”关注招生进度。

最后祝愿所有的考生能够在人生大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编辑:华山

2018年05月25日 16:10:2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