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土的艺术 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清华展出
来源:新华网 2018-4-27 邢贺扬
“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近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汇聚当代海内外有影响的陶艺家69人,中外陶艺精品83件。
此次展览分为“融合延伸”、“见微知著”、“象外之韵”和“聚集拓展”四个单元进行展示,将不同形态、不同观念和不同制作技术的作品并置,展现东西方艺术家对陶艺的不同理解和体验,突显陶瓷这一与人类文明发生发展密切关联的技艺,在当代文化格局中放射特有光华。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典范形式之一的陶瓷艺术,历经千年炉火,早已深得材质外在之美,尽传精神内在之秀,成为构成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手造之物,如何摆脱匠气甜俗的格局,免于燥气与火气的痕迹,把握色彩晕染的层次,早已不是当代陶瓷艺术家的用心之处了。以小见大,在陶瓷艺术作品中呈现对自然的认识,对世界的感悟,创造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界,则是更多当代陶瓷艺术家的诉求。或许陶瓷艺术的意境就在其本身,无需高贵的条件,一团泥,一炉火,就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精神世界,足以诉说自身与世界的深层关系。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表示:“通过这次对来自十八个国家的陶瓷作品的展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想要见微知著的为观众呈现当下国际的陶瓷艺术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水准。通过‘陶瓷’的材质和技术手段,最终呈现出的是一种特殊的美感、启迪和思想观念,是人们借助‘陶瓷语言’呈现内在的一种外在表达,这些来自海内外的当代陶艺作品还将与馆藏瓷器精品同场展出,可以说这是跨越世纪的回望与对话。”
“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聚焦当代陶艺,它摆脱了传统的制作方式和审美趣味,代之以自由表达之形式,注重陶艺家情感体验的传达,呈现出变化多样的时代风格。西方现当代陶艺的发展与现当代艺术相关,深受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等艺术运动的影响。中国现当代陶艺则是在本土传统和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双重影响下发展而来的,既有明显的本土中国风,又蕴含了一些流行的国际陶艺语言。近年来,中国陶艺的发展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中国陶艺家对本土传统与外来风格之间的处理越发成熟,与国际陶艺界的交流和互动明显增强。本次展览将中国当代陶艺作品与世界各地当代陶艺作品同台展出,展现了东西方艺术家对陶艺的不同理解和体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外陶艺的切磋与对话。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9日。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