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清华大学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授聘典礼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4-25 潘玥斐


4月23日,清华大学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授聘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给四位国际顶尖逻辑学家颁发了聘书。

陈旭表示,此次设立“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席位,引进4位国外逻辑学领域顶尖学者来校工作,既体现了学校对哲学和逻辑学发展一以贯之的重视,也是学校全面实施全球战略、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学校进一步加强文科建设、打造文科建设“高峰”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加典礼的还有阿姆斯特丹大学校基金会主席凯洛琳·韦弗 (Carolyn Wever),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国际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中国逻辑学会会长邹崇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万俊人,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和计算研究所所长桑娅·司麦慈 (Sonja Smets),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张天玮作为学生代表致辞。

邹崇理表示,长期以来,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中国人具有务实的传统,西方倡导的“爱智慧”(philosophy)与“形而上”(beyond the physics)的学术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所缺失。然而,现代逻辑由金岳霖先生最早引入中国学术界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不断推动逻辑学各个分支的发展,不断传承并发展“爱智慧”与“形而上”的学术精神,使东西方的学术传统获得取长补短的融合,清华大学近年来推动逻辑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成绩就体现出东西方学术精神的融合。

“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是清华大学基础文科设立的第一个讲席教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4位讲席教授将采用国外逻辑学的教育理念,直接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以逻辑学为支点,培养学生文理汇通的精神,推动文理交叉;他们将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并将与清华同事开展深入的科研合作。

作为清华大学基础文科首个与国外一流大学共建的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从2013年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建设的总方针:一方面传承与发扬清华大学金岳霖先生创立的“重分析、重逻辑”的哲学传统,另一方面充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术上保持国际领先。中心成立3年来,在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在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中发挥了支柱作用。特别是在国际交流方面,中心吸引了一批国际顶尖的学者,他们来校授课、开展合作研究,显著提升了清华大学人文学科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清华逻辑已经实现了国内领先,国际知名。

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中心共有10位研究员,近3年已发表论文100余篇,英文专著2部。90%以上的论文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国际英文刊物上。在项目方面,中心拿到荷兰皇家科学院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The Logical Dynamic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Social Networks”,研究团队由清华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13位学者组成。该项目以逻辑学中心为平台,开展了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发表了系列成果。2015年刘奋荣的英文专著“Reasoning about Preference Dynamics”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这是逻辑学领域近10年空缺之后的首个获奖成果。2017年,中心又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流逻辑研究” 立项。

国际学术交流成绩显著。中心每年组织一次中型的逻辑学国际会议、3-5次小型工作坊。2015年10月,“金岳霖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日本、丹麦、挪威等国共计110名专家学者参会。这次研讨会不仅推动了国内逻辑学的发展,而且进一步确立了清华逻辑在国内外的地位。相比大型会议而言,小的工作坊主题更集中,促成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合作论文发表。从2015年开始,中心设立以“金岳霖讲座”命名的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国际著名逻辑学家来清华做讲座。斯坦福大学哲学系教授John Perry (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教授Joe Halpern(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人工智能协会会士、计算机学会会士)分别是2015和2017年的金岳霖讲座学者。这些学者的报告吸引了清华各院系和北京其他高校师生的关注,大大推动了清华逻辑的跨学科发展。

人才培育和引进方面令人瞩目。基于逻辑学联合中心的平台,每年有超过两人次的荷兰师生来清华访问,每年有两名清华学生到荷兰留学。今年已经有两人即将取得荷兰的学位。更多的学生被推荐到美国和欧洲其它学校留学。2017年中心设立“金岳霖讲席教授团组”,引进4位国外逻辑学领域顶尖学者(其中3位是美国或欧洲院士),在清华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金岳霖讲席教授团组”直接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全英文教学,采用国外逻辑学的教育理念,以逻辑学为支点培养学生文理汇通的精神,推动了文理交叉。同时开展逻辑学教材建设,与Springer合作出版英文逻辑学教材丛书,在国内外同步发行。在逻辑学教育方面,清华已经实现了国际化,和世界一流大学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在传承中国文化方面,中心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中外研究员合作撰写的英文著作“Five Questions on the History of Logic in China”是国际上首次讨论中国逻辑史的英文著作,围绕5个问题展开。该书呈现了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受到国际社会密切关注。著名英文杂志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humanities 发表德国学者写的书评,高度赞赏本书的工作。此外,中心正在开展的一个大项目《中国逻辑思想史手册》由40位国内外、港澳台地区的学者们共同撰写,英文版本将由Springer出版,中文版本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目前手册已经进入校对中英文翻译的最后阶段。本手册的面世将会是历史上首部关于中国逻辑思想史的英文著作,是国际逻辑学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

以逻辑学研究中心为依托,清华逻辑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贯彻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清华理念,致力于使更多的中国学者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为使清华大学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贡献力量。

编辑:华山

2018年04月25日 18:08:3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