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不能以学生短期满意作为教育目标的唯一判据

来源:腾讯 2018-4-11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11日在海南博鳌召开,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 繁荣发展的世界”。腾讯财经全程为您直播。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分论坛29 民办教育新政》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以企业的方式运行这一块有一个地方要小心,就是老师评价这个地方,在民办或者在比较多用一些市场手段的机构中间,要理解教育的复杂性。比如说不能以学生的满意作为教育目标达成的一个唯一,甚至是主要的目标。

杨斌博鳌亚洲论坛“民办教育新政”核心观点:民办教育也好,教育企业也罢,运用一些市场化、企业化的方式来提高效率效果的同时,要理解教育的复杂性:

一是要注意教育不只是知识传授,价值观的传承会通过每个教与学的行为而嵌入其中,因此教育企业中的老师不能当作其它企业中的雇员来要求对待,中国社会尤其是对教师有很高的角色期待;

二是不能简单地把学生作为客户——虽然他们付费——不能以学生的满意、短期满意作为衡量教学成效的尺子,老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对学生的爱是tough love,是通过stretch(拉扯)学生而带给学生成长的,陷入到单纯追求学生满意的怪圈有违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定位;教得清楚明白学生觉得听懂了能做题的教学,老师总结出套路帮助学生做对题的教学,也可能是一种overreaching(过度教学),变相地抑制了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索的内生动力;

三是各种资源投入办教育,一定不能片面追求短期回报、财务回报,投资教育企业的人一定要放长线耐得住,因为毕竟是要育人,而育人的效果不是短期内就能显现的,一急动作就容易变形,容易出些极端的人和事儿,结果背离了人们对一个教育组织的期望,名声坏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杨斌发言:更一般地说,不管是公立还是民办,教育现在都面临理念和方法上很大的挑战,比如说如何让教学更适应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学习习惯,教师一代可能是互联网移民,也可能是互联网难民,还按老的一套方式去教,失去了学生的注意力、主动性,教学就失败了。

杨斌发言:教育事业,归根结底是其中一个一个教师来承载的。现如今对于一个教师的师德要求,不只是课堂上,是某种24乘7乘365的要求,哪怕你作为其他社会角色的表现有问题,也会影响作为一个教师的角色期待。所以,不管民办教育,还是公立教育,都得把抓教师抓师德放在首位,这跟办学资源的来源无关,不是什么新政,而是教育的根本。

编辑:华山

2018年04月12日 17:11:5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