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陶晓明:开启“无线”新可能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1-19 董鲁皖龙


作为国际上率先将人工智能引入无线通信的研究者之一,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研究员陶晓明主攻复杂移动环境大容量多媒体通信难题。“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但却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未来通信技术航向已经转向了宽带化和多媒体化,而通信频谱资源却面临日益短缺。”陶晓明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满足人们对更高容量、更高带宽的通信需求成了棘手的国际性难题。

她解释,传统通信领域中解决带宽的方法,是通过对多媒体信息压缩编码,以达到提高传输效率的目的。但是受制于率失真性能,当多媒体信息一旦达到失真的临界点,就很难再压缩了。面对传统方法的掣肘,陶晓明另辟蹊径,选择了一个大胆而充满想象力的新思路: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无线通信领域。

“人们之间的交往一回生、二回熟,在一些信息上不需要重复交流。通信技术如果能把已知的信息在收发端预存,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传输,就能有效实现节省通信传输带宽的目的。”陶晓明说。

立足于模型与方法的理论创新,十余年来,陶晓明在无线多媒体可靠传输、移动网络资源优化和多媒体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突破。同时,她还十分注重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研究,并和团队发现了在无线网络中提升视频通信业务服务能力的新方法,取得了多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创新,核心成果被国际、国内标准采纳,达到相关领域国际最好水平。

面对成绩,陶晓明很谦虚。“首先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陶晓明说,“这个时代充满机遇,有各种各样的人才计划、资助计划投向年轻人,让年轻人在科研领域能迅速占领一席之地。同时这个时代也有很多挑战,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作为一个女科学家,从事通信研究,陶晓明从不觉得枯燥,因为“无线世界蕴含无穷的可能”。而这里埋藏着她在18岁就种下的“初心。”

1999年,陶晓明还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电影《黑客帝国》,里面的场景让陶晓明感到酷炫:在一个带宽无限制的世界中,人们的所有联络都能以无线通信的方式随时传输。

“未来科技能否发展成这样?如果能由自己亲手来实现这样的未来就好了。”带着这样的想法,19年来,陶晓明一直在通信领域深耕细作。“一旦认准了方向,我就会坚持不懈,希望有一天我的研究可以改变通信技术的发展轨迹。”陶晓明说。

(编者注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共有10位年轻女性科技工作者凭借在生物、通讯、医学、农业等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奖。《中国教育报》报记者采写了其中7位来自高校的获奖者,展现她们的精彩人生。本文只节选了来自清华的获奖者陶晓明的内容收录。)

编辑:华山

2018年01月19日 14:33:5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