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华侨华人新闻人物
杨振宁、姚期智:清华园喜迎两“大师” 榜样力量显担当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号 2018-1-17 冉文娟
日前,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侨网承办的“2017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颁奖典礼落下帷幕,“2017全球华侨华人十大新闻”、“2017全球华侨华人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同步揭晓。
颁奖词
科学巨匠,成双回归。
清华园喜迎两“大师”,
学界鼓舞;
中科院学部首遇“外转中”,
开创先河。
人才高地渐崛起,榜样力量显担当,
他们的选择,为英才归国指明方向。
“感谢主办方为两位先生颁奖,这是对他们一生回归祖国的肯定。”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助理张莞昀代表杨政宁、姚期智领取“2017全球华侨华人新闻人物”奖杯。接受主持人采访时,她这样表示。
2017年2月,此前已放弃外国国籍的杨振宁和姚期智,正式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这在中科院学部历史上尚属首次。两位学界泰斗重回祖国怀抱,不仅彰显了中国强大的“人才磁场”效益,也为更多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两位大师归来后,在学生培养、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为学校、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张莞昀说,相信两位教授的举动会带动更多海外青年才俊回到祖国工作,为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添砖加瓦。
杨振宁、姚期智转回中科院院士已成“旧闻”,但“海外人才归国”的热潮却从未冷却。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6年,中国海外留学人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2%。2016年,中国海外人才归国率已达79.4%,较10年前增加48个百分点,人才回流呈加速之势。
与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大批顶尖人才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回国建设新中国不同,当下海外人才欣然回国,更多的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成为中国巨变的参与者、创造者。
合肥蜀山湖畔的“科学岛”,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楚、任涛八位哈佛博士后先后共聚于此。他们归来,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强磁场实验装置。
他们用“强磁场”来解释回国原因。这不仅指“科学岛”上的强磁场实验装置,还包括中国发展给他们的信心。“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王俊峰如是说。
的确,相较于欧美地区经济低迷的现状,中国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如“磁场”一般吸引着海外学子归来,越来越多的海外精英在中国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亦本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仅有招贤纳士的决心,更有礼贤下士的诚意。
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各类人才项目相继出台。北京“海聚工程”、广东“珠江人才计划”、深圳“孔雀计划”……这些招才项目聚合起大批杰出人才,他们成为了中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中国科研环境也在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7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随着一系列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陆续建立,今天的中国,已有能力为科研人员提供不输西方国家的科研条件。
此外,针对海外人才生活中面临的申请户口、子女就学、医疗保障、配偶就业等问题,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政策,完善保障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如杨振宁、姚期智一般的大师级人才回归中国,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能量。
编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