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暖聚爱,用行动温暖西部
2017年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金奖个人朱强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7-10-26 李正穹 洛桑晋美
编者按:这是最好的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个时代,怎样的作为才能展现出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唯有知行合一、实践创新,才能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从即日起,中国青年网将连续推出2017年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中涌现出的个人及支队故事,全景展示当代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的动人经历。
三年,朱强的暑假除去小学期只有38+42+44天的时间,但她有32+42+28天在实践中。这102天的暑假实践,她实践的关键词都是:公益。从2015年的三周支教、她发起“暖·爱”暑期实践项目,2016年的“薪火计划”两岸三地实践、再次出发去云南继续“暖·爱”暑期实践项目,到2017年参加“梦想学校”、“书脊计划”实践、第三年带队“暖·爱”,这三年,朱强在实践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收获了探索的快乐,了解了公益的脉络。
“暖·爱”,让暖意在彩云之南萌生
2015年,朱强加入美丽中国梦想导师项目,通过美丽中国项目老师,她了解到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凤翔中学无热水供应,住校的孩子们四季都只能用冷水洗漱的情况。听完老师的讲述,她想起来五年级住校的自己,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孩子们在学校用上热水。于是在清华大学校团委学习实践部推出实践梦想计划后,她报名了实践梦想计划,将“暖·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2015年,历时140天,筹得价值56700元的10台太阳能热水器,让近300名孩子在学校有热水可以使用。2015年,除了带去热水,她还带领团队在临翔区走访了另外6所学校,与当地团区委和区教育局进行座谈,了解到的情况让她惊讶——临翔区竟然有90%的住宿生在学校完全没有热水可供使用。
2016年,朱强再次带领“暖·爱”暑期实践项目,前往云南临沧地区,希望可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一年,朱强通过前期拉取校友赞助、网络众筹,带领支队为新村中学、邦卖中学搭建了价值149580元的33台热水器,近1000名住宿生得以在学校用上热水,告别冻疮。这一年“暖·爱”暑期实践支队也被多方媒体报道,在团中央学校部“丝路新中国,青春中国梦”项目评选中获评优秀团队奖,在“青春公益,美丽中国”项目中获评“最具影响团队”,获评“2016年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金奖支队”称号。在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 成果遴选结果中,支队视频入选“300个匠心传播正能量作品”,而朱强本人也入选了“300名实践组织带头人”。
朱强的脚步没有因为项目的获奖和影响力扩大而停止,她在2016年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了更多关于住宿生的需求,分析了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困难,完成了一份精准扶贫策划书,并思考后续“暖·爱”该做哪些事情去帮忙云南的住宿生孩子们。
汇暖聚爱,持续关怀
2017年,朱强依然放不下云南临沧用不上热水的孩子们,她亲眼看到过孩子们在水龙头前冲头,直接饮用水龙头里的水,她也注意到积灰的图书馆,她想要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住宿生这一个群体。于是这一年,她将“暖·爱”拓展为3个分队,分别从住宿生生活热水供应、饮水健康、阅读习惯养成等方面开展实践,组织三个分队17名同学在云南临沧4所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章驮完小筹建价值65900元的15台太阳能热水器,为邦卖中学和章驮完小各筹建2台天创环境工程净水机并为邦卖中学提供了15台饮水机,在凤翔中学、新村中学、邦卖中学开展乐读训练营活动,组织清华学生与当地学生交流读书感悟并根据阅读书籍内容制作手抄报。
2017年8月,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帮扶更多的学校搭建热水器,朱强提出“暖爱助力计划”,以互联网PPP公益模式,联合企业、社会众筹、当地政府多方力量解决住宿生生活热水供应问题,期望在1年的时间里,为云南临沧地区筹建10万资金,支持100台热水器的搭建。
三年去一个地方,做同一件事情,朱强也被很多人质疑当地是否有这样的需求,孩子们是否更加需要其他的一些物资。而朱强也感觉到清华校内同学对农村住宿生群体的不了解还有忽视,朱强希望可以带动更多大学生去关注农村住宿生这一个群体,去提升社会对农村住宿生的关注,为他们争取更多的资源,改善他们的住宿条件。于是她想到了筹备学生社团,以清华人的力量继续去做这件温暖的事情。2017年9月,经过申请答辩审核等多个过程,朱强申请成立了清华大学学生“暖·爱”协会。在未来,协会将把乐读训练营活动放在学期中开展,把热水器、净水器等设备筹建活动放宽到全年实施。朱强希望可以以学生“暖·爱”协会为大本营,为更多地区的住宿生群体带去更好的住宿条件!
公益,不止于“暖·爱”
3年来,朱强在暑假还参与过3次暑期支教,其中两次前往贵州遵义支教,一次参与“梦想学校”夏令营活动。作为书脊支教团培训中心的副部,2015年书脊与校外NGO“西部阳光计划”合作组队的时候,朱强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为期三周的支教。这是书脊计划中支教时间最长的一个支队,也是支教任务最重的一个支队。
在四字班新生梦想秀上,这个来自江西赣州的女生说她的梦想是希望更多人能关注贫困地区孩子的心理状况。而这一次支教,负责心理课教学和儿童心理状况调研的工作,让她接触到了更多孩子的真实想法。
三个星期,14节心理课,12节折纸课,超过10次的家访。作为四年级班级班主任的朱强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角色,更是孩子们心声的倾听者和陪孩子们玩的大姐姐。而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朱强也发现:在小学期间,孩子们最需要的是有人倾听孩子的想法和烦恼,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根本没有诉说的对象。因此朱强也希望在之后的实践中可以对农村地区儿童的心理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找到帮助那些孩子解决心理障碍或是烦恼的途径。
朱强说,这三年实践,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对社会的认知,也是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在三年实践中,她在公益方面的理解和了解范围有了加深。“暖·爱”三年实践,也让她更加深入地去思考乡村教育精准扶贫的策略,更锻炼了她组织带队能力。这些公益实践经历,也促使她选择报名了清华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她说,她想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次长远的社会实践,深入去了解国情民情,并深入教育领域探索更多可能。
编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