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国维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清华大学召开
来源:凤凰读书 2017-10-25
2017年10月21-22日,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的“纪念王国维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清华大学召开。期间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书局及英国剑桥大学、日本关西大学、日本同志社大学等海内外著名院校及学术机构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由《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凤凰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吉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做了报道。
王国维先生作为老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人文学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在多个学科门类和学术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后继者的研究指示了路径,树立了典范。在总结王国维的学术内容及其治学方法时,陈寅恪曾将其概括为“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并预言“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可谓知言。王国维先生出生于1877年12月3日,今年适逢其140周年诞辰,故特别召开此次研讨会,以示纪念。
10月21日上午9点,会议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正式开始。在刘东教授的主持下,首先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代表清华国学院致辞。陈来教授简要说明了此次会议的缘起和意义,并借梁启超先生之语,指出王国维先生的学术眼光是纯现代的,其学问是通方知类的,且其在学术上的贡献,不独为中国所有而是全世界的。接着,分别由王国维之孙王庆山先生代表王国维亲属讲话,清华大学校史馆馆长范宝龙教授代表校史馆讲话。王庆山先生介绍了目前王家后人的基本情况,回顾了自己与清华之间的往事,并对清华大学及清华国学院举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范宝龙教授则详细介绍并展示了清华档案馆、校史馆保存的王国维先生相关珍贵文件、档案。开幕式后,学者们一同参加了“最是人间留不住”王国维先生文物展览揭幕仪式,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展览。
参观结束后,由刘东教授做题为《王国维的悲剧观念》的主旨发言。刘东教授从美学尤其是悲剧研究的角度,重新阐释了王国维最后时刻的生命抉择的内在诱因,并对其悲剧观念的深刻影响与利弊得失做了充分的挖掘和揭示。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与会学者围绕“考古与传世”、“中原与边陲”、“中国与世界”三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与深入交流。此外,在会议间隙,大家还欣赏了由王国维先生填词、洗凡女士谱曲并演唱的《人间词》音乐。22日下午,学者们集体乘车前往京郊福田公墓拜谒了王国维先生之墓,并在刘东教授的带领下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祭奠仪式。众人有感于王国维先生等老一辈清华学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治学理念与人格风范,抚今追昔,感慨良多。
编辑: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