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代表: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来源:《北京晚报》2017-10-24赵莹莹
“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教育强国无疑是社会主义强国应有之义。”在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代表看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高校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她感到清华大学使命重大。
陈旭谈到,目前我国已跻身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成为在学规模最大的国家,全国有2000多所大学。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提升到42.7%。从这些数据上看,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越来越多,大众化程度和教育公平得到有效改善。“成绩虽然显著,但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相比,高等教育还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陈旭坦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的需求。“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教育强国无疑是社会主义强国应有之义。”
陈旭说,清华将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深入探索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社会主义大学内在规律,始终坚持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相统一,全面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同时推进全球战略,推动高层次国际化办学和科技国际合作,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当好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排头兵,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高等教育篇章。陈旭谈到,“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作为清华北大这样国家领头的大学要承担世界范围内竞争的责任。”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北京团代表畅谈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领头大学要承担全球竞争责任》)
编辑: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