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
学霸德比深圳上演:清华胜北大
16名队员13人戴眼镜,博士2人硕士3人,教练也是“资深海归”
来源:《深圳晚报》2017-07-31 黄文 王宇
全队16名队员有13人戴着眼镜,这是“学霸队”独有的经典形象。昨日,第13届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普通高校组比赛,在华侨城中学赛区继续激斗,两支“学霸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展开宿敌之战,清华大学赢下了眼镜的数量,也赢下了比赛的胜利。10比8的比分并不能让清华全队上下满意,按照他们惯有的说法,“10分差距,历来如此”,有实力,就是这么霸气。
入住先问“哪能学习”
用做数学矩阵来放松
掰着指头数数清华大学队员们的学历,博士2人,硕士3人(其中1个即将升为博士),11位本科生中还有3人具有本校研究生保送资格,教练也曾在英国读研读博,然后回归母校。高学历的球员,换个角度来说是球队长期而稳定的战力,相比其他普通高校,他们的经验和技巧,足以实现碾压。
就算是来打比赛的,清华“学霸队”也不忘老本行。入住华侨城中学,球员们第一句话问的竟是“有没有可以学习的地方”,为此,华侨城中学特意辟出学校图书馆二楼,专供他们比赛之外的时间“充电”。队员邱伟伦说:“我们很多人手里都有要研究的项目,我们每晚会进行两个小时的自习。”
不仅如此,学习有时候还能成为这支队伍的“调整状态工具”。昨天赛后,球队主教练胡孝乾就和队员打趣,“表现得还不错,晚上可以多做几个数学矩阵放松一下。”
尘封20多年的球棒为球队送上制胜安打
清华大学棒球队早在1912年就已成立,目前球队总共有60多人,由于不招收专业运动员,招新得费尽口舌,训练得靠老校友传帮带。2015年,之前也是清华棒球队队员的胡孝乾回到了母校,此前已5年没有教练的这支队伍,就是靠着这位“学长”的拉扯,一直训练比赛至今。
由于学校拨下来的经费不多,清华棒球队里的装备会一直传承下来。如今球队里,就有两支有着20多年历史的球棒,胡孝乾说:“这是当年外国球队来打比赛时送给我们的。我当球员时用了其中一支,另一支保存了这么多年,差一点就被遗忘在了储藏室。”尘封已久的球棒被球队带来了深圳,也成为了队员们下分的利器。昨天比赛中,队员唐国力就是用这支球棒,击出了引领胜利的两分安打。
装备可以传承,清华队的坚韧精神同样流传至今。昨天对北大一战,清华队长曾一不幸被球砸中腿部,此前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他还曾被打掉了一颗牙齿。可在曾一看来,两次受伤根本不是问题:“为球队受一点伤没什么,我是队长,我要起到带头作用。”
编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