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清华江苏强强联手,期盼家乡有更好发展

来源:交汇点 2017-07-05王拓


“五月刚参加完江苏发展大会,这次又能够来本次合作对接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希望能为江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作为江苏人,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对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的举办充满骄傲。

虽然在清华大学工作,但尤政一直很关心家乡的发展,几次江苏重要会议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江苏发展是全国发展的缩影,是领跑的地位,也是改革开放的典范。”尤政说,新形势下,江苏的三大产业金属加工、化工、微电子中,钢铁已经产能过剩,微电子产业也面临很多竞争,这三大产业发展都面临很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发展成为一个新课题。

“以前江苏发展的产业都是民族产业,和世界著名企业还有差距。江苏两个月开了两次大会,是想从未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上有所突破,形成百年老店,对江苏长远的发展打下更好基础。”尤政说,江苏和清华合作由来已久,江苏绝大多数地级市与清华大学都有全面合作。清华在全国有13个地方研究院,江苏就有3个,包括苏州的汽车研究院、无锡的电子研究院以及最近刚成立的环境研究院,还包括一个超算中心。一个省有这么多研究院,一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对产学研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强强合作,清华作为世界知名的一流学校,江苏作为经济发展大省,双方合作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在全国的省份里,江苏在全校的横向合作排第二。”尤政举例说,比如苏州的汽车研究院,除了短短时间就取得了很多技术成果以外,产值也很高,已经接近50个亿了。超算中心虽然成立不是很久,但是在国际大赛里取得了很多成绩。无锡电子研究院,在物联网领域、传感器技术也做出了不少贡献。“特别是环境创新研究院的成立,说明江苏不仅要产值,也需要很好的环境,关注怎么样把我们的气水土更适合人居,走在了前沿。”

作为家乡人,尤政对江苏发展还有期盼。他说,江苏有资金,有人才优势,还有优裕的环境,江苏的产业发展高起点,必须继续做大做强。“作为我自己的专业领域,希望江苏能紧紧抓住第四代科技革命机遇,在智能化方面有所突破。智能化是对环境、需求做出自己的响应,体现了技术的高端。无论是我们的机械制造业、轻工业还是化工传统产业应该抓住智能化机遇,在智能化浪潮里改造。”

尤政认为,这次大会对接是形式,实际上是合作,没有合作对接就没有意义。现在的合作需要机制,学校里更多的是研究成果,企业能把成果转化成产品,地方能通过条件、资金的支持把它做到底,合作很有意义,离开三方都做不好。以前学校的专利成果确实很难转换,往往都是技术合作的方式,这个过程中利益怎么保护很困难。国家创新政策出现后,我们的专利可以直接转让了,老师也得到很大收益,根据清华的政策,老师收益占七成。老师与拿到这些专利的企业共同建一些公司,体制机制的变化对未来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编辑:藤子

2017年07月05日 13:20:4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