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中国需要科学文化自信

来源:《光明日报》2017-03-17 李正风


16、17世纪科学社会形成之后,科学文化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形态。尽管对科学文化要素的分析,可以回溯到更久远的时代,但对科学文化的系统探讨,大多把目光聚焦到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的社会历史。此次“科学文化译丛”翻译的著作也反映了这个特点。从科学文化与科学制度之间的关系理解科学文化,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就是如何使科学文化建设与我国现代科学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人类社会走向知识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向。因此,尽管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文化发源于西欧,但实际上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近代科学革命之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在特定时期对人类知识进步、科学制度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作出了各有特色的贡献。发展科学文化,推进人类知识进步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共同责任。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相互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如何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科学文化是科学社会制度的灵魂,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科学文化建设将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必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仅表现在对既往文化贡献与价值的社会认同上,更表现在融汇各种优质的文化资源、创造新文化的信心和决心上。尽管全面挖掘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因素,充分认识我国历史上对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十分必要,但更需要思考如何在未来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文化建设上,作出对世界有重要贡献的新成就,这应该是增强文化自信更重要的一个方面。

换言之,当我们把科学事业看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在于要坚定这样的决心和信心,即我们能够更好地通过科学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反映当代科学发展特点、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科学制度,进而为全人类的知识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正风系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编辑:华山

2017年03月17日 16:58:4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