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清华院士揭秘重霾速成原因——

酸碱污染物“双高”生盐多

来源:北京日报 2016-12-27 贾晓燕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昨天向媒体解读中德联合研究最新成果,该成果首次揭示了重霾污染迅速形成的原因。

  前不久北京启动“红警”,最初污染并不严重,有的人甚至怀疑“红警”启动的正确性。但很快,人们就见证了重污染天气迅速形成的全过程。

  贺克斌表示,重污染期间,由于颗粒物浓度的大幅上升及静稳气象条件下的高相对湿度等,使得颗粒物结合水生成硫酸盐的反应总量大大提升,同时,重霾污染期间二氧化氮浓度为经典云水情景下的50倍以上,这直接改变了二氧化氮生成硫酸盐路径的相对重要性。此外,由于氨、矿物尘等碱性物质在北京及华北地区的大量存在,使得北京的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区,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而二氧化氮氧化机制的反应速率随着pH值的上升有大幅提升。

  这项研究表明了我国复合型污染的特殊性。高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高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燃煤和机动车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碱性物质氨、矿物尘等则来自农业、工业污染、扬尘等其它来源。这些不同的污染源在我国同时以高强度排放,导致了硫酸盐以特有的化学生成路径迅速生成,这也是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浓度迅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动车技术监管,淘汰高排放老旧车,同时,大货车技术改造、煤改电等工程也需持续推进,而化工、水泥、钢铁等非电行业如何能做到超低排放,也是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编辑:苑苑

 

2016年12月27日 15:29:3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