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大学“师门杯”羽毛球赛顺利举行
来源:新华网 2016-11-27
2016年清华大学“师门杯”羽毛球赛于11月26日在清华大学紫荆气膜馆顺利举行。本次比赛以课题组为参赛单位,由师生共同组成参赛队伍,选择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羽毛球项目,老师与同学参与热情高涨,68支队伍,80多位老师与500余名学生齐聚一堂,场上有拼搏、场边有呐喊、场下有欢笑,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在活动现场,导师与学生密切互动,深入交流,展现出与传统认识不同的师生关系,一次体育比赛也为导学交流的促进提供了新的方式。
本届清华大学“师门杯”羽毛球赛旨在探寻促进师生交流新模式,传递导学关系正能量,促进同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老师同学的需求与兴趣出发,在比赛项目和赛制上进行改革。清华大学研究生班级概念较弱、传统课程较少、其教育往往都通过课题组实现,因此,此次比赛以导师作为核心的课题组“师门”为参赛单位,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交流的起点。同时,由于羽毛球项目强度适中、互动性较强,特意选择在课题组更有群众基础的羽毛球赛,参与人数众多,效果显著。主办方为报名参赛的课题组队伍准备了丰厚的激励,有师门专属的运动T恤、比赛证书、师门合影等,以传递青春向上的运动理念,营造快乐、健康的校园体育氛围。
本届“师门杯”共计68支队报名参赛,参与人数逾600人。教师报名人数更是超过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50人。经过一天的角逐, 化工系“系统生态队” 获得了总积分第一名,机械系“微纳成型制造队”与教育研究院工程教育课题组同时获得了第二名。来自建筑学院、计算机系、教育研究院与机械学院、化工系、环境学院、经管学院、材料学院、机械系、人文学院等院系的队伍分获男双、女双、混双四强。
老师同学纷纷表示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活力与快乐,相比于比赛,更重要的还是有一个师生互动交流同场竞技的平台。一位在清华任教20余年的教授说:“今天的比赛井然有序,和同学们玩儿的很开心。研究生科研压力较大,很多同学整天对着电脑都不能走出实验室,一旦身体不好,对科研工作也有影响,需要通过运动来释放,同时运动可以强健体魄,也可以锻炼品质、磨练意志,是教育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师门杯”这样的活动应该多组织,这个名字就很好,为老师与学生交流提供了更为轻松的平台,平时实验室里的交流都很严肃。”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这样与老师同队比赛轻松交流的机会十分难得。
本活动以体育运动为切入点,探寻了促进研究生师生交流的新模式,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同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坚持、合作等意志品质,还可以为师生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与空间。“无体育,不清华”是清华体育氛围的形容,是清华师生共同的特质,更是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
编辑: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