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彭林:如何从“半人”到“完人”
来源:新华网 2016-11-14 孙琪
“成为直立人,并不能标志着进化已经完成。”11月14日,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上,历史系教授彭林发表了一场“人,所以为人”的讲演。彭林认为,使人类从“半人”真正走向“完人”的标志,是对“礼义”的践行。
彭林认为,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从宏观角度而言只有两步——体质的进化与心灵的进化。在中国,从“猿人”生活的“半人时代”走向直立人的“君子文化”,以孔子提出的“鸟兽不可与同群”这一重大命题为开端。彭林说,人是能够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的群体,而“礼”是根据道德理性要求制定的典章制度与行为规范。“礼”是中华文明的生活方式,是高度文明的体现,“礼”使人有了人的气象与尊严。
在现场,彭林首次发布了他主导复原的“乡射礼”片段。他还着重介绍了生活中的礼仪,具体讲解了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人生礼仪、生活礼仪、交际礼仪和道德修为等内容。
据介绍,“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活动,自2016年1月10日正式开启以来,定期邀请清华大学优秀的人文学者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
编辑: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