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第二届“清华-长庚-梅奥医学论坛”聚焦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

来源:新华网 2016-11-2


  “医疗质量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医务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11月1日,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主办的第二届“清华-长庚-梅奥医学论坛”上,美国梅奥医学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沈文光教授表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从2017年起,美国将首次参照医院获得性事件、再住院率等因素,对医院进行支付和补偿。

  据悉,本次论坛是清华长庚医院二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论坛以“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为主题,来自清华大学、美国梅奥诊所、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多名医学专家和学者分享了实践经验与思考,200多位国内医疗及管理人士到场听会。

  “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管理是医院的核心工作,是医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首要实践,集中体现了医疗水平与管理成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表示,我国《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于1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将结合《办法》,深入借鉴台湾长庚及美国梅奥诊所的管理经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为医院阶梯式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质量和安全是医疗机构永恒的核心主题,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要赋予这个主题更多、更新的内涵。”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行风建设处处长陈虎指出,实现质量和安全需久久为功。“要通过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评估和科学测量,实现持续性的质量和安全管理。”

  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在1999年发布报告指出,医疗差错是导致美国人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此后,美国通过在全国推广各类疾病的诊疗指南、建立信息化数据平台等方式,不断加强各级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沈文光教授介绍,梅奥诊所作为长期领跑全美最佳医院排名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主动开展了多种控制医疗质量的项目。“以患者满意度调查为例。我的病人在治疗后经常会得到一张印有我照片的调查问卷。上面的问题包括:找沈医生看病是否容易?沈医生是否平易近人?讲解病情是否清楚?就诊过程中,他的助手和护士表现如何?等等。”

  论坛上,台湾长庚纪念医院资深顾问杨丽珠详细阐述了该院医疗品质管理中心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工作范畴以及实务操作案例。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刘庭芳教授以“品管圈(QCC)在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演讲,介绍了国内各大医院中品管圈应用情况以及品管圈在医院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顾建英副院长分享了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的经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特别助理黄依倩则从顶层设计上,介绍了新成立的医院应如何做好医疗质量管理的探索和思考。

第二届“质量安全月”活动启动

  据了解,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积极借鉴台湾长庚的运营经验,并得到了杨丽珠等台湾长庚管理团队的指导,在质量管理中建立院级、委员会级和科室级指标体系,并结合DRGs(诊断相关分类)指标管理体系,实现对全院、科室和主诊(Attending)医师的精细化、量化管理。同时,灵活运用质量环(PDCA)、品管圈(QCC)、根本原因分析(RCA)等方法实现质量管理目标与持续改进。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疗质量审议委员会主席、院长助理武剑介绍,在病人安全管理方面,清华长庚医院严格落实世卫组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及我国医院评审制度的相关要求,制定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病人安全目标与执行策略参考手册》,每年举办“病人安全月”等活动,在全院营造重视病人安全的文化氛围。

  论坛举办的同时,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启动了第二届“质量安全月”活动,以临床和医技科室为主,以“品管圈”为实施方式,设立医疗品质改善课题,设置成果奖,旨在提高医院质量水平的同时,增强团队精神和质量意识。

编辑:苑苑

 

2016年11月03日 11:43:4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