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边远山区建设需要多方力量投入
来源:新华网 2016-9-22 金海艳
2016年暑期,清华大学组织开展了“学习调研团”主题社会实践,近300支支队、2800余人次深入全国各地调研宣讲,并取得一定成效。
在实践全过程中,学生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重走长征路”系列实践中,有近百人同学前往贵州、广西、四川等地,通过独立阅读、专题报告、分享讨论等环节,实地了解党的发展历史,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
此次实践,以调研的方式,促使同学们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情况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其中工物系“核能兴邦”支队共10支分队88人前往我国各地10个省市19家相关单位调研我国核工业发展现状;热能系创新创业调研支队到苏州相城了解相关行业最新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创新技术和方法;新闻学院边疆地区边境贸易调研支队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沿着边境线前往新疆边疆,调研边境贸易口岸的发展历程和对边疆地区经济的影响;还有16支支队近170名师生赴甘肃、贵州、内蒙古、河北、云南等地,开展精准扶贫专题调研。
另外,实践过程中学生还注重服务与成长相结合。以云南省南涧县为例,暑期先后有8支学生实践支队在县、乡、村等层面,立体开展扶贫开发系统设计、乡镇挂职、县域扶贫调研、艺术普及、支教、净水等工作,并获得当地好评;“梦之网”支队针对电力不稳定地区学校供电难题,已为四川康定、雅江的4所小学建设了30kW的太阳能电站,直接为当地300多名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教学、生活用电,今年暑期又前往四川阿坝、新疆喀什为两所学校搭建20kW的太阳能电站;“白衣乡路”支队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湘西吉首贫困居民发放家用常备药箱200个。
“梦之网”支队四川阿坝分队队长刁锐在实践结束后说:“我们的力量可能只能够解决一个小学的用电问题,当地依然有很多人过着无电可用的生活。很多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多方力量的投入。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化为星星之火,唤起更多人对于这些地区的关注。”
编辑: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