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全球积极心理学专家和研究者齐聚清华园探讨
幸福,你我他都可以
来源:人民日报 2015-7-4 申茜
如今人们日益关心起“如何才能获得生活中的幸福?”聚焦人们的关切话题,7月3日,主题为“积极心理学与中国梦:本土化的探索与贡献”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第二届亚太应用正向心理学大会,在清华大学开幕。澳大利亚前总理、国际积极教育联盟候任理事长陆克文,国际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和相关国内外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大会。4天会期通过学术交流、思想碰撞和体验互动,引爆关于幸福的前沿话题,原来“幸福,我可以的!”
据悉,此次大会由教育部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指导、清华大学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学系承办。
“全球最幸福的房子”落户中国
在大会开幕式上,“H—Lab”实验室正式宣布在中国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现代科技推动幸福研究的研发中心。H—Lab完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幸福的房子”——人们在这里将体验到各种最新奇的幸福:一系列先进的仪器不仅能测出你是不是“真幸福”,还能使人全方位感受“更幸福”的感觉。
这一切,都将由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心理学科技完成,其中包括眼控—意控人机交互技术、积极心理干预技术、新媒体交互体验技术和思维解读技术等。据悉,H—Lab正由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共同组建。
奏响幸福的旋律
大会在国内首次提出“用音乐提升幸福感”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以“积极心理学与中国梦”为主题内容的音乐会《那片阳光——平安俊作品音乐会》和大会同期举行,200多位演职人员为2000多名观众献上一场体现欢乐、幸福、感恩、正能量的音乐盛会。
听完音乐会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在音乐中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
事实上,对于各地区语言互不相通的人类来说,音乐是可以跨国界交流的最有效方式。音乐中富含的各种情绪元素,哪里的人都能听懂、都会受感染。无怪乎音乐被人们称为“幸福的河流”。
世界这么大,旅行便幸福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在升温,道出不少人的心声。
看了就一定能幸福吗?这种幸福会持续很久吗?调查表明,旅游被中国老百姓评为最能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之一。特别是老人们,甚至把旅游排在“最幸福生活方式”的第一位。
但难道我们出门旅游,就只有“吃饭、拍照、买东西”这三部曲吗?在大会幸福旅游论坛上,康辉旅游联手一批积极心理学家教给大家怎么玩得更幸福,怎么在玩之后留住幸福——不论穷游富游,最重要的是幸福——定格旅行中的美好体验,固化幸福的持久感觉。
清华大学现已成为世界四大积极心理研究中心之一。大会主席、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彭凯平教授表示,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相连,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希望大会能够为中外学者和相关人士搭建起一个思想交流和智慧传输的平台,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了解中国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展,把握并创造更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