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美式教育天马行空 中式教育基础扎实
来源:中国网 2015-4-1 段留芳
澳门大学今3月31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颁授2014年度荣誉博士学位,杨振宁表示非常荣幸得到澳大最高的荣誉,特别是在成长了70多年的清华大学接受学位。
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文化教育部部长徐婷、国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澳门驻北京办事处康伟主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澳大校董会主席林金城、校长赵伟、副校长(学术事务)倪明选、科技学院院长陈俊龙、曹光彪书院院长刘全生等出席颁授仪式。林金城在赵伟陪同下,向杨振宁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现场观礼还有清华大学师生及在北京读书的澳门学生。
杨振宁在发言中表示,去年春天访问了澳大,对新校园印象最深。当时新校园的房子已经完全盖好,非常漂亮。现在已经搬入新校园了,这将对澳大往后几十年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互动环节中谈到中美教育的问题,杨教授说,人们经常认为,中国的教育不如美国好。但是其实两国之间的教育是不能说孰优孰劣的。他提到,刚到芝加哥大学时,在溜冰场遇到了一个数学系的研究生,两人一见如故,回到宿舍攀谈一整夜。他非常惊讶,这个刚入学的研究生竟然了解数学和物理的各种前沿问题,讲起来头头是道,让人折服。后来,相处久了,需要深入地研究一些问题,他却发现,这位同学只是了解皮毛,需要对细节的计算时,就不太擅长了,而且成绩也并不怎么好。而中国的学生到计算的时候就很给力。美国的教育是启发式的,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所以学生学习是天马行空;中国的教育是训导式的,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所以学生的基础很扎实。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采取哪种方式更好,要因人而异。“如果你让我说得更清楚,那就是90分以上的学生,采取美国式教育;80分到90分之间的,采取中国式教育。因为90分以上的,基础已经很好了,就可以让他们天马行空了,”杨教授说。
赵伟致辞时感谢清华大学协助是次典礼,使澳大能在杨振宁的母校向其颁授澳大的最高荣誉。他指出清华大学是抗战时“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成员,“西南联大”是亚洲成功吻合了“博雅”与“研究”两大高等教育宗旨的大学,正正与澳大融合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办学宗旨一致,“西南联大”培养的杨振宁成为澳大的一分子就是对澳大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最佳表现。
邱勇致辞时表示澳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微电子等多个领域发展成为澳门地区最优秀的大学;他又指澳大与清华大学自2000年开始已签订合作协议,希望以后有更多师生交流的合作机会,更寛的交流领域、作更深层次的交流。
陈俊龙在宣读赞辞时指杨振宁教授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形容他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改变了中国人自愧不如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