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清华有一群懂技术、爱艺术、好捣鼓的学生

创客 科技动手派

来源:人民日报 2014-8-26 赵婀娜 李银鸽

  在清华大学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个个能写代码,会搞硬件,当得了电工,做得了木匠,他们是技术派又是艺术家,他们说,只要你想得到,他们就做得到。他们,被称为创客。

做什么:利用高科技、互联网,将各种创意变成实际产品

  对很多人来说,创客一词还很新鲜,它源自英文Maker(制作者)和Hacker(热衷电脑科技的人)的综合释义。如果一群人酷爱科技、热衷实践,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不单有想法,还能创造性地捣鼓出新东西,他们就是创客了。

  创客似乎无所不能,用一堆废旧元器件,经过精密的计算和控制,就能创造出多种可能性。比如,一款可以监督你坐姿和坐时的智能坐垫;比如,可以通过感应环境光线自动调节灯泡亮度的智能台灯。   

  创客是一群享受创新的人,把创意变成现实,是他们对自己最好的嘉奖。随着创客人群的壮大,世界各地涌现的创客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实现创意、交流碰撞的平台。

  在国内,创客空间最初由一批硬件玩家建立起来,第一家是上海的新车间,北京创客空间和柴火创客空间紧跟其后。如今,杭州、南京、成都和广州等地也纷纷创立创客空间。在这些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创客空间里,创客们可以共享资源和知识,分享将创意变成现实的快乐。

怕什么:思考太少、胆子太小,不能将“隐身”的创意激发出来

  2013年,清华大学宣布成立创客空间。与社会化的创客空间相比,校园创客空间更容易实现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思想碰撞,与学校实验室互补,增强在校学生的动手能力。

  据说,在清华创客空间招新时,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们究竟是做什么的?”用清华创客们自己的话来说,答案就是——清华学生进行智能硬件创业的平台。清华创客空间的成员主要来自清华美术学院、机械系、精仪系、计算机系,理工与艺术相辅相成,构成这个社团的独特基因和底色。

  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动手去尝试制造有趣的产品,有创业想法的团队还可以制造产品原型,并推向市场。

  目前,清华创客空间已拥有多项成果。在台灯上安装红外感应器与光线感应器,如果用户学习或工作时间过长,台灯会提醒休息;通过粒子传感器测量空气中的粉尘等微粒,以哭脸、笑脸等二极管图案表现在口罩上,结合相应的手机应用,提醒用户此时此地的空气质量,并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健康建议;再比如,他们开发的对讲手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只需要简单按键,便可实现两个手环用户间的语音沟通。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派创客功夫”掌门人顾学雍说:“创客就是一群草根来到一片废墟上说,我们造出一个新世界吧,然后他们就有了一个新世界。在清华大学这样一个拥有国内乃至世界顶尖技术资源和精英人才的地方,如果人们思考的太少,简直是一种浪费。”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创客空间这样的平台里,学生会爆发出潜能,发掘出平时“隐身”的创意。在顾学雍教授眼中,“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大家的胆子还不够大”,其实那些人们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就在不远的将来。

盼什么:让人人享受创造的乐趣,成熟的产品还能推向市场

  清华创客空间通过电梯演讲、创意周末、头脑风暴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引导与释放成员的创造热情,营造出“动手造万物”的创客环境。对于优秀的产品创意项目,创客空间会尽可能地提供更多资源和技术支持,努力将其产品化并推向消费市场。目前他们已经得到了一些软硬件公司,包括波音公司的赞助。

  清华创客空间的组织者们有两个愿景:一是让所有同学都能成为创客的一分子,动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智能硬件;二是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使创客空间成为高校学生进行智能硬件创业的平台。

  这样的愿景正在实现的路上,并已收获一些认可。

  在2013年的“全球创客马拉松北京站”中,清华创客空间共有4个团队获奖。其中基于手机红外设备的团队获得奖金为3万美元的“最具商业价值奖”及三等奖;智能坐垫团队获得二等奖及最佳创意奖;神奇口罩团队和智能台灯团队获得优胜奖。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创意闪现到创意产品是一个质的飞跃,从创意产品到形成商业模式,则又是一个飞跃。同时专家提醒,将创意商业化,或许会减少创客当初非功利性创造的乐趣;有创业想法的创客们,应该有心理准备。

2014年08月26日 11:52:4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