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业的方式开办创业课
清华大学2014《创办新企业》课程结业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4-7-14 徐冰
“我们要用10年时间把《创办新企业》课程办成全球最具特色、最具实效、最具影响力的一门创新创业课程”。近日,在清华大学系列创业教育课程“创业行——清华大学2014《创办新企业》课程结业交流会”上,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萌表示。
打造优质创业课程
《创办新企业》课程是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清华科技园共同创办的有口号、有LOGO、有社区、有基金的全新模式创业教育课程,课程本身即是微型孵化器,侧重创业实战演练;课程采用“风投+基金+创业平台”的模式,培育以核心技术为主体的学生创业企业,由多元化背景的教师联合授课,并且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企业家和投资家,获取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实践知识,为有创业机会和能力的同学提供孵化机会,让学生们在创业导师指导下,创办和发展新企业,追逐创业梦想。
此外,《创办新企业》课程还设立了首期金额为2000万元“创业银行”孵化基金,将用于投资遴选出的优秀创业团队及其商业计划,引导和组合其他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并配以专业投资人提供后续辅导,帮助团队更好、更快地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
当然,如此优渥的创业条件同样意味着要想进入《创办新企业》课程学习,需要经过一番考验:选课团队需要进行面试,而选拔工作则直接由参与课程的风险投资家们评定,他们的评判比老师更加苛刻,但是对项目的未来发展更具指导意义,这也意味着只有真正符合孵化标准的团队才会入选。这种模式正是科技园资源和大学资源有机结合的结果。
据了解,《创办新企业》课程已开办4期,第一期10支团队,第二期18支团队,第三期24支团队,第四期21支团队。截至目前,选课的73支团队中已有半数以上成立公司,通过课程直接或间接获得投资的团队超过10个,融资总额超过3000万元。第四期课程的21支团队,初步达成投资意向的有2支,分别是紫晶立方3D打印团队和孔夫子—艺术培训团队。此外,本期的21支团队有5支团队杀入今年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的20强,其中同玄材料团队和AOD 3D打印团队分别荣获清华大学“校长杯”十强赛第二名和第五名。
“清华创业行”社区正式运行
交流会上,还举行了“中关村(清华)梦想课堂”授牌仪式。清华大学《创办新企业》课程被授予“中关村(清华)梦想课堂”,不仅是对该课程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同时也将激励课程团队更好地帮助学生创业群体。
梅萌介绍说,清华科技园通过和清华经管学院合作为清华大学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将自身10多年孵化创新创业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经验系统地带给学生,还运用清华科技园经过10多年发展形成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累的创新创业资源为创办新企业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扶持。
为加强历届课程结业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架起社会资源与创业团队之间的桥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创业团队更好更快地实现创业梦想,在此次活动上,由清华科技园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清华大学《创办新企业》历届课程学生联合发起成立的交流平台——“清华创业行”社区正式成立并运行,这一交流平台将促进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转移,进一步完善清华科技园的创新服务体系。
“清华创业行”社区将通过定期举办创业沙龙、投资路演等活动,对社区成员保持持续关注,并不断加强成员之间、成员与投资人和社会其他资源的对接,结合清华科技园启迪孵化器形成的“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创业服务+开放平台”孵化模式,将专业投资机构和培训机构的优势结合,并进一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全面解决《创办新企业》课程学员所创办企业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人才、资金、资源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