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成特区政府骨干
来源:大公报 2014-5-24 马浩亮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大会致辞说,清华大学是内地承办香港公务员研习课程的第一所高校。应港英政府请求,1993年7月清华大学开始承办“香港高级公务员北京课程”。香港回归后,易名为“香港高级公务员国家事务研习课程”,受香港特区政府委托继续举办。截至2014年5月,共举办90期,累计2333名香港高级公务员参加清华课程研习。
陈吉宁说,清华大学举办研习课程,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行动。清华组建了本校教师为主、兄弟院校协同、部委官员参加的“三三制”师资队伍,坚持爱国爱港指导思想,组织学员到28个省区市参观考察、326个中央部委和企事业单位拜访交流,使学员全面了解社情民意。经过20年改革创新,已从基本国情、国策的介绍,发展成为就祖国和香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进行探讨的研究型课程。
陈吉宁表示,香港公务员是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具有丰富行政经验和开放的思维特点。这些课程增进了香港公务员对中国国情和内地政策的了解,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为香港回归祖国和特区稳定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他又表示,很多参加研习的公务员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的骨干。在第一至四届特区政府80多名主要官员有24人参加过清华课程学习,占四分之一。在现任第四届特区政府由中央任命的主要官员和常任秘书长中,有33人参加过清华课程学习。香港司法机构和工商界金融界高层陆续到清华参加国情学习,或邀请清华教授到香港讲课。实践证明,这对于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清华校长促展港澳智库
陈吉宁说,20年的发展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从增强国家民族认同和人心回归的高度,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维护香港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来认识研习课程。
陈吉宁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开展香港公务员课程,建议特区政府更多选送更多公务员到内地学习。二是开展港澳研究智库建设,就港澳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三是有针对性加强香港青年学子爱国爱港教育,吸引他们到内地大学学习交流,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