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吕舟:中轴线价值传播和保护形成巨大凝聚力

来源:新京报网 9-24 展圣洁 张建林

9月24日上午,北京文化论坛“‘深巷好酒’如何飘香万里——区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沙龙举办。活动现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建筑学院教授吕舟分享了北京中轴线申遗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他表示,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北京中轴线价值传播和保护有力地促进了北京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凝聚力,推动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教科文组织认为,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东西,也是我们今天生活的载体,如何让它在今天的生活中发挥力量,恰恰是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的重要方式。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通过中轴线申遗,重新展现出中轴线中间是高大建筑、周边是低矮居住区的形态。大量原来不合理占用的文物建筑腾退出来,重新向市民开放。箭楼和周围前门大街变成热门打卡点。申遗过程中,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正阳桥遗址,正阳桥在地下保存仍然非常完整,现在考古现场也已经向公众开放。”吕舟说。

“中轴线保护也带来了市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比如,通过申请式退租、文物腾退,腾退出去的人或留在原来地方的人,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改善。由于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环境的改善,永定门广场变成了市民非常喜欢的地方,能经常看到跳广场舞的人、遛娃的人。一些传统的社区所在地,如钟鼓楼,原来做过菜市场,通过中轴线保护变成了社区活动场所,社区锻炼方式也变成了今天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吕舟表示,北京积极推动社会公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像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前四届有超过40万人参与,孩子们讲他们对中轴线的体验和故事,老年人讲记忆中的中轴线生活,大学生做了文化创意设计,用中轴线IP来丰富今天的生活。很多老字号开展了‘我为中轴美食代言’等活动,有一些老字号还把自己的店开辟成博物馆,老字号自我更新的过程,其实就是城市更新的组成部分。北京中轴线邮局、北京中轴线书店都是在中轴线保护过程中开始形成发展。”

此外,北京中轴线还促进了文化旅游,“骑行”已经变成中轴线体验的重要方式,各种各样的游学,特别是孩子的活动变多了,北京中轴线成为北京的热门景点,从早晨6点一直到晚上8点,始终有大量的人聚集在中轴线上。

“总结来看,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北京中轴线价值传播和保护有力地促进了北京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凝聚力,推动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是历史不断积淀的结果,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这种历史与文化能够使城市中的人产生文化身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形成社会的凝聚力,推动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吕舟说。

编辑:李华山

2025年09月25日 19:47: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