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5》发布:北京居全球第6位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9-24 雷嘉

9月24日,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德勤中国联合发布《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5》报告。在本轮评估中,北京总体排名较上一年提升一名,居全球第6位。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今年是第三次发布。本年度研究主题聚焦“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往中心城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分析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对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发展带来的挑战,探讨国际化大城市如何凭借强大的适应能力寻找新的机遇。报告在基本理论体系上沿用吸引力、影响力和联通力三个维度的框架,重点围绕逆全球化作拓展分析。同时将参评城市总数扩充到50个,进一步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比重。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公管学院教授杨永恒代表课题组发布了报告主要研究成果。据他介绍,在本轮评估中,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伦敦、巴黎、纽约、首尔、新加坡、北京、香港、上海、东京、旧金山和曼谷并列第十。与上一轮评估相比,伦敦、巴黎、纽约继续位居前三。首尔凭借在科技创新、商务交往上的进步,首次跻身前五,升至第4位。北京凭借宜业环境、入境游复苏、科技创新、交通联通上的进步,上升一位至第6位。上海凭借入境游复苏、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上的进步,从上一轮的第11位跃升至第8位,首次进入前十。新加坡和旧金山排名稳定。香港下滑三位至第7位,东京下降一位至第9位。

三个研究维度中,北京的吸引力排名由第32位跃升至第13位,主要得益于北京在入境游客数量增速的优势——2024年入境外国游客312.3万人,同比增速高达187.5%,在样本城市中位列第三,同时北京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指数由第6位上升至第5位。北京的影响力排名仍保持第2位,科技创新维度排名由第2位升至第1位,首次超越旧金山。北京的联通力排名仍为第15位。

从指数排名看,当前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地位与经济体量高度相关,但其长远发展往往取决于人口质量红利的有效释放;二是多中心类型的城市体系在面对逆全球化冲击时,往往具有更强的韧性和应变能力,特别是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全球城市网络的不断健全,更多国家的城市体系将呈现出多中心、网络化的演化趋势;三是日益多元化与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使城市相比国家而言对逆全球化的应变更为灵活,彼此紧密连接的城市网络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往格局,成为抵御逆全球化浪潮的坚实堤坝。

编辑:李华山

2025年09月25日 19:33:5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