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以AI赋能法治建设 清华学子深入基层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8-30

这个暑假,围绕“探索构建司法行政领域AI智能体赋能体系,助力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法学院研究生组成的实践支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活动。在14天的行程中,队员们瞻仰红色旧址、专注技术研发、与校友座谈,收获满满。

踏入816地下核工程遗址,面对巍峨的核反应堆基座,队员的思绪被拉回到那个筚路蓝缕的年代,“没有尖端科技,先辈们硬是凭双手托举起国之重器;今天我们探索AI赋能司法行政工作,内核同样是那份为国奋战的赤诚。”同学们感慨。

红色史诗《重庆·1949》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震撼。当渣滓洞的镣铐声在剧场回荡,当“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响彻云霄,队员们屏息凝神,无不动容。

聚焦AI赋能数字应用与政务办公两大场景,队员们与重庆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紧密协作,经过多轮研讨与技术攻关,最终依托数字重庆AI底座,构建出一套“司法行政领域AI智能体赋能体系”。

该体系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准执行能力,例如在审查行政处罚案卷时,AI可精准识别“法律适用错误”等关键问题;二是内置完备的法律知识库与规则引擎,内嵌专有化法律法规数据,能即时调阅关联条款,并严格保障数据安全;三是高效协同能力,可协助处理文稿校对、综合分析、辅助写作等政务工作。

实践期间,一场特别的清华校友专场“茶话会”如期而至。一位深耕通信行业多年的学长,回溯从“1G时代望尘莫及”到“5G时代领跑全球”的历程,语重心长地寄语同学们:“热爱方能专注,专注才有真趣。”

一位学长则聚焦实践细节,指出:“AI赋能公文写作潜力巨大,但精准性容不得半点疏忽。工具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人的责任心。”他勉励队员们:“‘自强不息’的清华精神,其真谛在于追求卓越——无论岗位大小,务必精益求精。”

7次专题研讨,12版方案迭代,3处红色教育基地的深度参访……“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实践,而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队长袁睿的总结引发共鸣。队员们深知,他们收获的不仅是AI赋能司法行政领域的实践经历,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将清华“自强不息”的校训与红岩精神熔铸一体的信念,以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坚定认知。

正如队员们所言:“我们这一代人生逢盛世,更需以闯劲诠释担当。无论未来身处何方,都要像先辈一样脚踏实地、正道直行。”

编辑:李华山

2025年09月04日 08:33:1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