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清华美院赴滇开展公益设计 助边疆城市品牌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9-2 陆希成

近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组织近40名师生历时11天,深入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市开展城市形象公益设计,以“本硕博协同、多学科融合”模式,为边疆地区量身打造城市品牌形象体系。

8月19日至31日,清华美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红卫率7名博士生、8名硕士生、18名本科生及北京教能教育科技集团设计总监吴小波,深入云南两地开展调研创作,专业领域覆盖品牌设计、数字媒体、文化IP等。其间,清华美院党委书记覃川与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陈磊还与中共红河州委、曲靖市委就深化校地合作、推动设计赋能地方发展等进行交流座谈。

王红卫表示,本次公益设计活动既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也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设计美学真正服务民生。“本硕博协同”构建人才梯队,保障与地方政府的可持续合作;“多学科融合”帮助全面认知地方发展问题,提出兼具在地文化与先进理念的解决方案。

陈磊介绍,清华美院一直坚持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2024年暑期,他曾带领团队赴江苏宜兴高城镇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完成的文旅品牌建设、农产品包装等方案获地方高度认可。

清华美院在读博士生苗慧介绍,王红卫老师将团队33名学生分为6个小组开展本次的设计工作,在采风与调研过程中组织了多次设计方案研讨会,从设计理念到方案聚焦,指导学生充分挖掘红河州与曲靖市未被充分展现的文化魅力,为设计创作注入灵魂。

8月19日至26日,团队在红河州开展首阶段合作。红河州地处中国西南,因红河穿境而过得名,与越南接壤。该州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孕育了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等多张历史文化名片。

清华美院在读博士生冯畇茜在调研中发现,红河州虽资源富集,却难以形成品牌合力。团队运用数字采集技术和沉浸式体验记录等新手段,深入蒙自、元阳、建水、弥勒等地挖掘历史文脉,基于当地“开放、生态、多元、活力”的特质,融合自然与人文元素,构建“一核多维”的视觉形象体系,助力红河实现从资源富集向品牌输出的跨越。

8月26日,清华美院与中共红河州委相关负责人举行座谈会。中共红河州委副书记应亥宗表示,希望通过清华美院团队的专业设计,提升红河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让“红河形象”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覃川表示,清华美院将发挥艺术设计学科优势,在城乡规划、非遗传承、文旅发展等领域提供专业支持。

会上,双方计划通过学生实践基地、设计创作营、专题项目等形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推动红河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8月27日至30日,团队转赴曲靖开展第二阶段调研。曲靖是云南第二大城市,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拥有“珠江源头、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古鱼王国、红色沃土、爨文化故乡”五张名片,但因各亮点分布平均,难以形成记忆点。

清华美院在读博士生何为介绍,团队将对曲靖五张名片进行图形、文字、传播等不同层面的提取和分级表达,形成具有嵌套逻辑关系的城市标识、宣传语和IP吉祥物完整方案,串珠成线,形成表达合力。

8月27日,清华美院与曲靖市委相关负责人围绕城市形象设计举行座谈会。双方就设计赋能城市形象到乡村振兴,艺术与地域的双向赋能等方面进行交流,表达了希望建立长期机制与深度交流的合作愿景。

曲靖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曲靖正处在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亟需借助清华美院的设计与艺术资源,提升城市审美水平和文化软实力。

覃川表示,城市形象是完整体系而非简单标识,需将文化精髓融入可视可传播的载体,形成顶层设计。清华美院近年来特别关注文旅发展方向,可在城市品牌形象、产业园区改造、乡村规划设计等多个领域提供专业支持。

在长达11天的实地调研中,师生们不仅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设计赋能地方发展的认识。

清华美院在读本科生蒲美辰表示,此次调研让她体验到设计从零到一的完整过程。“这种‘在地性’的实践体验,是课堂上难以获得的。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我真正理解了设计需求的产生。”

清华美院在读硕士生李焓妍在红河州元阳县考察时,被阿者科计划深深触动——该项目在保护哈尼梯田文化和传统民居的同时,亦带动村民增收。在曲靖市陆良县,她与彝族绣娘面对面交流,从刺绣图案的渊源到技艺传承,感受到传统文化蕴含的生命力。

“带领学生深入云南基层,了解当地人文与自然资源,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乡土文明的认知和建设美丽乡村的使命感。”陈磊表示,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这种结合地方需求的教学模式,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赢。

据悉,该项目预计9月30日前完成全部设计方案,10月进行成果汇报。清华美院与红河州、曲靖市将持续推动设计成果转化落地,为中国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设计支撑。

编辑:李华山

2025年09月04日 08:30:4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