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传播科学声音:

年轻人选专业,要注意打好基础

来源:中国青年报 6-29 张国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6月27日在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上,被问到了一个有关如何选专业的问题。他回答说,在新的学科发展形势下,年轻人选择专业时,要打好基础,不要太“偏科”。

当天,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在北方工业大学举行,欧阳明高以“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为题,从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3个维度,向包括大中学生在内的700多名听众讲述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换道超车”的历程。

听众中的一名教师感慨,从讲座内容可知,一个产业的发展涉及众多学科,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鉴于很多学生高考后正在填报志愿,该教师希望欧阳明高委员能为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动力系统研究的欧阳明高说,传统工科正在剧烈转型,需要发展新工科。学生们必须拓宽知识面,不能太“专”。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科划分已与智能时代不相适应,学校应当加强通识教育。

他举例说,自己给研究生上课,需要从基础科学讲起,因为对学生来说,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不要太偏科。”他还指出,“除了这些之外,文科也很重要”。他举例说,审美是一种重要的综合能力,比如汽车功能做得再好,也要向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和艺术美感。

大屏幕上,十几个“车轮”状的图表显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是技术、市场、政策协同的结果。”欧阳明高说。

听众席上,北方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峰提出了一个令他“有点担忧”的问题——如果欧美发达国家把重点放在电池研发上,中国能否保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优势?

欧阳明高说,基础研究的创新周期很长。今天,我国电池企业的研发能力是10年前不敢想象的。再积累10年,相信中国人在电池上会取得基础性突破,“我对这点很自信”。

“当然,前提是我们的评价标准、学术风气需要大变革、大改革。如果大家都是为了职称、为了奖项、为了院士(头衔),那可能不会达到这个目标。因为基础研究需要潜心研究,而且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他呼吁业界保持良好学风,不要急功近利。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普工作重要论述,全国政协开设了“委员科学讲堂”,邀请政协委员中的名家,面向社会举办科普讲座,自2023年9月创立以来,迄今已举办13场。通过“委员科学讲堂”,不同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展现了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在全社会传播了科学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编辑:李华山

2025年06月30日 22:25:4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