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元链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20周年系庆暨主题展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系列活动不仅对该系20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也充分展示了其在设计教育、学术研究、创作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与影响力。
此次主题展览以四大展区全面呈现学科发展的关键路径和未来愿景。“学科建设的时空图谱”展区梳理了20年间信息艺术设计系在多方面的关键成果;在“创新生态的活力循环”展区,量身打造的教师AI数字人形象,实现了成果介绍与智能互动的无缝衔接;“学科交叉的多元路径”展区通过“图形与界面”“材料与编程”“脑机与情感”等九大关键词构成的多元路径网络,集中展现积极“链接”不同领域专家的跨界合作成果;“未来语法的无限演绎”展区利用VR技术为观众带来数字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沉浸式体验。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介绍,展览运用AI技术构建出20年学术成果的知识图谱,观众可以互动检索相关信息。
清华美院院长马赛表示,信息艺术设计系以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为特色,开拓出全新的学科方向。展览主题“元链接”象征着连接过去与未来,联结科技与艺术,融合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这不仅是该系20年发展历程的缩影,也是未来前进的指引。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鲁晓波为该系首任系主任,他谈到,信息艺术设计系已建立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并发展成为拥有完善学科方向、雄厚师资力量,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系科。此次成果展示不仅呈现了其成长轨迹,更预示了未来无限可能。
同期,“信息艺术设计:学术领导力与未来教育图景”学术研讨会在清华美院报告厅举行。相关院校院长及专家围绕“信息艺术设计的学科基因与共生演进”“信息艺术设计的育人逻辑与价值锚点”“AI浪潮下的学科边界消融与再生点”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在校友分享环节,多位行业领军人物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设计创新的实际应用案例。
5月18日,“无界·共生——重塑感知”学术平行论坛举办,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领域学术思想交流,探索信息艺术设计的新边界。
据悉,展览将展至5月30日。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