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为先书院举办“高中生科普”校庆特别活动,邀请深圳市7所中学的68名师生代表参与,通过交流分享、实验室探访与实践体验,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科技创新学习之旅。活动旨在深化“大中衔接”协同育人模式,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融合,助力青少年科技报国理想生根发芽。
“师生从游”共话育人新范式
活动首日,“为先·小驻”交流会在清华大学逸夫楼图书馆举行。书院管理中心主任苏芃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书院制以“师生从游”为核心理念,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她鼓励中学生积极互动,深入体验清华书院育人生态。
为先书院学生工作组组长付星介绍了书院在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方面的成果,强调书院通过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和科研探索等多元路径,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未来科技领导者。
活动现场,深圳学子围绕书院制特色、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等话题踊跃提问,师生互动气氛热烈。
前沿科技激发探索热情
同日下午,深圳师生参观了类脑计算、脑机接口、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高微纳加工等尖端实验室。书院导师团队详细讲解科研仪器与技术应用,指导学生体验虚拟仿真、3D打印等创新技术。
深圳外国语学校一名学生感慨:“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让我对科研的使命感更加清晰。”
动手实践深化创新思维
次日,学生们在李兆基科技大楼iCenter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参与工程实践活动,亲手制作亚克力流光板台灯、珐琅首饰等创意作品。深圳带队教师表示,此类活动不仅锻炼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做中学”的创新思维,为未来科研探索奠定基础。
以开放姿态培育未来人才
清华大学为先书院院长洪波表示,书院将持续以开放姿态搭建青少年成长平台,推动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此次活动不仅是“大中衔接”的窗口,更是一次科技创新精神的传递,激励湾区少年勇攀科学高峰。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