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为乡村振兴汇聚青年力量——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江西全南支队社会实践侧记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3-7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魏小雯

空山新雨后,青绿入画来,初春的全南县四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一群青年学子的到来,为这青山绿水又增添了青春的活力,他们是来社会实践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江西全南支队。这支队伍深入全南各乡,调研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汇聚了青年力量,也让自己在广阔的田野上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个性化产品加深了我对一村一品的理解”

在全南县大吉山镇斜溪村的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大片水域澄澈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山青黛,水底则是一只只大而肥美的甲鱼。负责人向学子们介绍,该基地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由企业提供苗种、饲料、技术等,吸引农户参与养殖,并对农户养殖产出的甲鱼保价收购,村集体则参与企业分红。目前基地在大吉山镇投产200多亩,亩产逾5000斤,总收入近4000万元,已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六十余人就业增收。

这样的“三赢”局面令支队成员感叹,而斜溪村还只是全南县“一村一品”发展策略的一个缩影。

鲟鱼养殖基地、矿泉水、芳香产业基地、全南客家熏鸡制作技艺、蜜饯制作技艺……在实践中,支队成员对全南县共计7个乡镇、22个当地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一村一品”发展现状与政策优势。在上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江泽灵产业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其竹林、黄精、草珊瑚、酸枣的种植规模及发展历程,并以黄精茶、酸枣糕和竹筒酒为例,就保鲜和宣传问题与支队成员展开座谈。“看到各村都结合自身禀赋做出了特色产业,这些个性化产品更加深了我对一村一品的理解。他们积极尝试,而非一味跟风,从而实现了产业的良性发展。”支队成员刘一帆感慨道。

青年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大有可为

“在曾庄镇古家营村,我们随华农兄弟参访调研,从早期的竹鼠养殖到现在的肉兔养殖,南迳镇青年“华农兄弟”刘苏良、胡跃清通过其在网络上的流量和影响力,帮助家乡销售农产品,带动一大批农户就业增收。这样一种青年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让我深受触动!”支队成员王翔翔说。

立足特色,全南以小特产书写大文章;与此同时,全南也大力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对接融入大湾区,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在实践过程中,支队成员深入金龙镇走访调研,了解有机蔬菜大棚、富硒产业基地、金都3号百香果等当地产业,以此为窗窥见全南农业品牌化的发展全局。

进入水口村有机蔬菜大棚,农户们正穿梭其间辛苦劳作,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给支队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驻村书记的讲解到,这是江西自然之星在全南县4个乡镇所开设的7个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中最大的一个,整个项目每年田租合计约34万元,受益农户200余户,每年户均田租收入达1700元。“这种龙头企业引导下的生产基地模式,使相关产业得以品质化、规模化发展。”支队成员陈鑫说道,她将金都3号百香果生产基地、现代牧业生猪养殖、金苒肉鸽养殖与之类比,分析出此种村企合作模式的优势与特点。

关于如何打响全南农业品牌,支队成员在与县领导、乡村振兴局及农业农村局领导的多次座谈中收获颇丰。据介绍,全南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冷链物流园等措施来为农副产品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衔接湾区标准,通过完善品牌创建、绿色有机认证等制度来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入大湾区;再一方面推动产业深化,通过推进精深加工、高端产品项目来实现品牌升级。同时,品牌的宣传推介也离不开电商人才和网红新农人的助力,正如网红博主“华农兄弟”的助农直播带货和返乡创业宣传。

感受客家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底蕴

龙源坝镇雅溪古村,是“客瑶全南”的代表,也是支队实践调研的第一站。小桥流水、老屋巷陌,支队成员一步入雅溪便为其千年风韵所震撼。古村依托客家文化、阳明文化、农耕文化等元素打造景点,经保护性开发使村中两座客家围屋重现生机,与村民合作开创客家擂茶、磨斋、麻糍等食坊以及农家乐、戏台、民宿、文创店等新业态。古村的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与很多景点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会驱赶原住民,而是共享共惠。”这样一种不过度商业化的淳朴气息,恰恰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也让支队成员倍感亲切。“那位做擂茶的客家阿姨非常热情,邀请我们品尝她做的擂茶和饮料,还一遍遍耐心地教我们制作擂茶。”支队成员高洁有些感动地说道。支队调研当日,还恰逢元宵香火龙表演活动,锣鼓奏响、烟火齐绽,同来自全县各地的居民一起,支队成员感受到了客家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底蕴。

在调研中,支队成员感受到景区建设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类业态愈加丰富、景区功能稳步扩大。除4个核心景区外,支队成员也去往高车、古家营、龙下等乡村旅游点实地调研,就高车乡民居重建、龙下茶山垂钓中心建设等问题与当地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在陂头镇高车乡,我了解到这里于2022年成功举办了旅游文化节,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借机改善了一大批旧有的空房、危房。这体现出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协同性。”支队成员赵紫楠从风貌建筑的角度思考道。

编辑:李华山

2023年03月09日 07:50:4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