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礼赞科学家,2022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三地联动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12-7 袁于飞

日前,2022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于北京嘉瑞文化中心、南方科技大学音乐厅、香港大学陆佑堂三地联动同步举办。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李文辉教授获颁“生命科学奖”;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颁“物质科学奖”;香港大学谢仕荣卫碧坚基金教授(数学)暨数学系讲座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莫毅明教授获颁“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论坛理事会2022轮值主席、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2022轮值主席、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兼主席、复旦大学校董虞锋,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香港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翔,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等分别于线上线下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

薛其坤代表学校向三位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未来科学大奖自2016年设立以来,聚焦基础和应用技术的原始创新,累计奖励了27位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由于捐献人的远见卓识,让我们可以通过公众感知前沿科技的魅力,塑造了科学家时代英雄的光辉形象,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民族情怀和社会担当,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共同在中华大地上谱写科教兴国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绚丽篇章。”此外,他还表示,杨学明获“物质科学奖”是学校的骄傲,使南科大与未来科学大奖结下不解之缘,此前化学系讲席教授马大为以及他本人都曾获“物质科学奖”。

随后,在线上线下嘉宾和观众的共同见证下,今年的“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依次在三地颁出。

李文辉因其发现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荣获“生命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Professor、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李明在北京现场宣读“生命科学奖”的颁奖理由,并与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代表邓锋、王强一起为李文辉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李文辉教授在获奖感言中首先衷心感谢了团队、同事、师友、家人、政府相关部门和肝炎领域国内外相关科学家们一直以来给予自己和科研团队的帮助和支持。其次,李文辉表示自己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但亲临一线的科研实践和持续不断的问题挑战,也深切体会到科学认知的有限和人类在疾病面前集体的无助。“对于自然,我始终心怀敬畏。无论是已经在人类中存在了几千上万年的乙肝病毒,还是流行了3年多的新冠病毒,还存在不少的未知。但是我坚信科学的光芒可以使我们穿透迷雾,行稳致远。放眼未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在科学上做得更多,帮助我们自己和我们自己的孩子们,让生命未来更为从容,让未来生活更为美好。”

杨学明因其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荣获“物质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斯坦福大学材料系终身教授崔屹宣读“物质科学奖”颁奖理由,沈向洋于深圳现场为杨学明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杨学明教授对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和捐助人为推动中国基础科学事业发展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他表示,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为科技工作者追求科学梦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基础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回望求学经历与科研经历,他特别感谢一路上给予他各种鼓励和关怀的老师与友人,不仅带他进入了物理化学的奇妙世界、走进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大门,更让他真正感受到做科研的乐趣,激发了挑战科学极限的冲动。他乐见科研道路上有一批青年学子正逐渐成为科研主力军,成长为高水平科学和技术专家。“我很幸运与这样的一批优秀年轻人在科研路上一路同行,他们的成长让我感到倍感自豪。”他感谢国家各部委和学校院所在开展化学动力学最前沿研究上的大力支持,以及家人对他无私的爱与包容。

莫毅明因其创立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Ax-Schanuel猜想的证明,荣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代表王晓东在香港现场宣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颁奖理由,并与捐赠人代表虞锋共同为莫毅明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莫毅明教授首先感谢了合作者、共同作者、师友、学者及家人,他在获奖感言中继续分享自己对数学事业的钟爱:数学研究追求的是真、善、美。数学是研究万物的根本结构与其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而艺术性与美学是数学研究的指路明灯。纯数学通过解决种种难题提炼出理论与方法,而数学方法不断地改造世界,丰富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就近代而言,没有微积分就没有工业革命。在现在与未来的世界,没有几何就没有定位系统;没有线性代数就没有搜索引擎;没有复数就没有量子计算;没有数论,密码学将难以想像。数学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学科。现代数学源自欧洲,却同时融入了文明古国在数学的成就。自古以来,数学家努力不懈的寻找客观的数学规律,以定理的形式总结了对种种自然规律的精确描写。数学家发展了一套包含了严密的推理系统的数学语言,在浩瀚的文献中记录他们的发现,为数学研究提供了不断发展的基石。

在颁奖典礼的最后,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在闭幕致辞中对全体科学委员会老师和大奖监督委员会、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理事及机构理事、青年理事、青年科学家成员、所有参与大奖周活动的科学家老师、线上线下的嘉宾及各界朋友表示了感谢。尤其感谢南方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的支持,得以实现三地联动同步颁奖,共同庆祝获奖人的高光时刻。

编辑:李华山

2022年12月09日 07:11:3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