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9月7日电 9月3日,清华大学公管学院2021年战略研讨会召开。副校长彭刚出席会议,公管学院院长江小涓、党委书记彭宗超、常务副院长朱旭峰以及学院近百名教职员工,学校文科处、学科办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下为主、线上辅助的方式召开。

彭刚作清华文科发展报告
彭刚受邀作“清华文科发展报告”。彭刚回顾了清华文科发展的历程,介绍了清华文科的成绩和情况,指出公管学院从建立以来,各方面发展成绩可圈可点,是清华文科恢复重建以来的成功案例。彭刚表示,当前,我们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从国家、学校、院系、学科到教师个人学术生涯发展,都需要有更加长远的考虑。从“一流”到“一流前列”再到“顶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难题,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也会影响我们现在的工作安排。如何实现清华文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回应社会期待,还有很多的思考空间。

江小涓发言
江小涓在发言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学院的核心目标和使命是从国内一流向世界一流迈进,更好地服务学校的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和全球治理的进步。要实现目标和使命,需要我们汇聚更多的资源投入,全面提升学院的学科能力。江小涓表示,现阶段学院发展要重点关注学术研究生的选才和指导、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学术共同体建设、重点学科方向凝练、高质量研究成果发表等,核心是塑造和维护与我们现阶段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学院整体学术形象。这些均需要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也是今天会议讨论的重点内容。

彭宗超传达学校暑期工作会精神
彭宗超传达了学校暑期工作会精神,介绍了会议基本情况、邱勇校长和陈旭书记的讲话要点和学校未来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也就学院如何贯彻落实学校暑期工作会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

朱旭峰作学院工作专题汇报
朱旭峰以“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十四五、2030年建设目标”为题汇报学院工作。“十三五”期间,学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双A+,并且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科群成为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朱旭峰结合世界一流学科指标诊断和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总结学院发展的短板。他还报告了学院“十四五”规划的整体思路和“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最后对学院2030年发展前景做了战略性展望。

王亚华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题汇报
学院副院长王亚华围绕学院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作专题汇报,基于对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发展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思路。他指出学院专业学位教育需要把握机遇、提质升级,实施项目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交叉融合改革、评估体系完善等重点改革举措,坚持国际化战略导向,推进专业学位项目创新,实现学院新阶段专业学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周绍杰汇报学院教师工作生活状态调查情况
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绍杰汇报了学院教师工作生活状态调查情况。学院班子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领导班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在学院教师、博士后、职员三个群体中分别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学院教职工普遍对学院有较高的认同感,对生活的满意度尚可,但还需注意工作压力、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等。学院就这些问题制定了“学党史、助发展、开新局”工作台账,后续将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完成。

慕玲、谢矜、朱旭峰、邓国胜(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通报学院党政工作
在党政工作通报环节,院长助理慕玲通报秋季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谢矜通报本学期党委工作和工会工作重点内容,朱旭峰通报国际交流和国际项目情况,副院长邓国胜通报今年科研经费、申请课题等方面情况。
会议在上下午分别安排了分组讨论环节。上午按常设研究所分组,重点讨论学科建设问题。下午的分组讨论分为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前沿学术研究与国际化三个主题,教师自由分组讨论。
颁奖环节,学院向获得“清华大学2020年度教学优秀奖”的韩廷春、贾西津、杨永恒、钟玮、周源老师提前表示祝贺;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度教学优秀奖”的获奖老师,以及获得“清华大学2020年度考核优秀”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和行政职员进行了表彰。
彭宗超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会议是在特别重要的时点上召开的一次极具战略意义的会议,起到了很好的交流效果,老师们能够从学院和学科整体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彭宗超还从“大业”“大师”“大楼”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学院发展目标和战略的有关思考,并对本学期疫情防控、党组织建设和学科规划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学院教职工能够继续发扬“明德为公”的院训精神,更好地走向未来并创造未来。

会议现场
供稿:公管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