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曲田 摄影 李派)四月的清华园芳华吐露、春意盈盈。4月2日中午,校长邱勇与来自不同院系的12位教师代表座谈交流,共话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邱勇讲话
“清华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是你们共同努力铸就的。”在11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邱勇代表学校向为教书育人付出辛勤汗水的一线教师表示衷心感谢。邱勇说,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学工作带来的特殊挑战,清华大学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铸就了清华历史上教育教学新气象,在高等教育转型的变革时期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当前,清华大学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如何更好地将教育教学热情和新气象延续下去,是后续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重视教学、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本科生培养,这样的大学一定是好大学。”邱勇指出,一流大学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持续加大对教书育人的投入,不断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以更大信心和决心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在认真听取与会教师发言后,邱勇对大家关切的事宜一一作出回应。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青年教师成长问题,邱勇强调,要抓好青教赛的普及工作。青教赛是清华一以贯之的教学传统,应鼓励更多院系、更多教师参与进来,积极发挥以赛促教的效果,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能力,搭建青年教师交流与成长的开放平台。要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可通过搭建青年教师教学沙龙等平台,让对教育教学充满热爱的教师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在深入交流、互相激励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进一步加大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力度,重视博士后的教学能力培养,为其今后成长为青年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与会教师纷纷发言
百十年华,孜孜求索,清华大学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精神传统一脉相承。围绕“世间数百年名校无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与会教师纷纷谈经验、谈感想,分享一线教学中的故事与反思。
美术学院教授李睦认为,“五育并举”是五“育”的融合,美育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应倡导“科学素养”和“审美素养”的融会贯通。理想的美育课程需要人文、艺术、科学等多学科教师参与,基于不同领域的融合碰撞,产生新的思考。
医学院教授胡小玉表示,教师要敢于对学生提要求,以帮助其真正获得知识和本领,未来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成才,为国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电子系教授谷源涛为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点赞。他说,疫情让在线教学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升。教务部门对一线教学精准服务的理念,令教师如虎添翼,得以更好地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学质效。
化学系副教授赵亮说,课程有自身周期,需要不断更新迭代。基础课程的团队制改革有助于更多教师提升课程层次,年轻教师的参与有助于共同推进课程发展。
土木系副教授吴璟认为,教学有其自身规律,新教师需要完整的体系来学习理念、方法及技巧。希望学校能系统性地组织培训,建立资深教师一对一帮助年轻教师的相关机制。
“教书虐我千百遍,我待教书如初恋”,人文学院副教授顾涛感言,在清华的十年是自己成长最快的时期。希望学校搭建更多学习交流平台,建立教学共同体,给予教师更多成长空间。
机械系副研究员赵玥长年担任班主任。她说,班集体是同学们获得归属感的重要支点,应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凝聚,积极践行“三位一体”培养理念。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今后要将更多热情持续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到教书育人并重、智育德育并重,为清华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校工会、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编辑:曲田 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