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2月29日电 12月28日,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联合研究编写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正式对外发布。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本次研究依托“大健康+大数据”,构建起了一套科学、客观的城市健康度量标尺,并首次实现我国80个主要城市综合健康水平的全景评估考核,为当前和新时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深化推进。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全国爱卫办副主任毛群安,以及国家卫健委医患体验研究基地、华米科技、百度地图慧眼、智慧足迹、平安科技、丁香园等相关合作机构和企业负责人应邀出席了活动。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兼党工组组长王凯波列席。发布会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主持。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分别对评估工作和报告成果进行了汇报。

向波涛致辞
向波涛表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坐标,也是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目前,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从农业社会进入城市社会发展阶段。建设健康城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未来方向。伴随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中国城市在面临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的“城市病”难题同时,还面临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病、精神性疾病的大幅攀升问题,而近年来各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又对城市建设和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在城市成为健康主战场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城市健康研究及评估工作,不仅立足当前,而且着眼长远,意在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重要高校的“国家队”作用,以自强创新 为国家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

梁万年致辞
梁万年认为,“清华城市健康指数”的发布,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时刻的表现。从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健康城市”概念,到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从1989年中国启动“卫生城市”创建,到1994年开始“健康城市”项目试点,再到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市和示范村镇”,“健康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革新和拓展。“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对城市健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因此,构建一套城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指导城市建设找准发展方向和路径,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尹稚讲话
想要用好考核评估这根“指挥棒”,统一“标尺”是关键。尹稚表示,由于城市健康影响要素纷繁复杂、区域发展不均衡、各个主体对此的理解和需求差异巨大、整体和细分的准确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此前国内缺乏一套覆盖全国且可横向比较的客观评估城市健康水平的标准。“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正是瞄准这一研究空白,首次实现了可度量、可比较、多主体、多环节的中国主要城市健康评估“从0到1”的突破。“健康城市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最终结果,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尺也是动态调整的。”尹稚特别补充道,“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将通过长期并持续更新的评估监测,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引导城市建设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并推动形成全民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新风尚。

王宇讲话
“面对城市健康这一常新课题,我们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按照创新机制、创新方法思路,运用大数据技术,在继承成熟经验、借鉴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城市+健康’概念,设计了一套以人民健康为核心、以城市健康为关注点的评估体系和方法。”王宇介绍,依托清华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信息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两大顶尖力量迅速集结,并组建起了一支近30人的权威专家团队,专业背景涵盖生物医学、公共卫生、城乡规划、生态环境、公共管理、互联网科技、保险金融、新闻传播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课题团队积极吸纳10余家科研机构和数据源企业参与其中,构建起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生态网络,将“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打造为一个开放创新的研究平台。

李栋讲话
李栋介绍,“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在指标体系设计上,形成了“一主两辅”的总体框架。主视角按城市健康要素划分,共包括健康服务、健康行为、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健康效用5个评价板块(一级指标),16个评估领域(二级指标),53个评估项目(三级指标)。此外,按城市治理视角设立“分主体指数”,包括政府侧、机构侧、公众侧三个方面;按建设过程视角设立“分环节指数”,囊括投入、产出、效果、影响四个阶段。“指标搭建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这一系列指标是经过专题研究、反复论证、层层筛选后确定的,并充分考虑了分组的均衡性,最后以‘等权重’方式为主进行汇总,力争能真实、准确地考察城市健康水平。”李栋说。

发布会现场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长远计划包括四大方面:一是不断优化完善指标体系,使其成为与时俱进的重要政策工具,更好适应快速发展和变化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二是持续不断进行成果输出,未来将按年度发布城市健康指数总报告、按季度发布专项研究成果,同时每五年进行阶段性评价,编写“清华城市健康蓝皮书”;三是进一步拓展合作圈,建立面向“健康中国”战略的多源大数据库;四是加强政策建议,有效服务政府决策与地方实践。
供稿: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