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2月24日电 12月19日,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承办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领域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国际机构、园区管委会、相关企业,以及新闻媒体的3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会议同步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达到17.7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赵鹏高、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一级巡视员朱广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刘毅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邀请国资委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国资委巡视组组长赵华林,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为大会作主旨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原环保部环评司司长、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原会长、协会首席政策专家祝兴祥为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成立发来视频致辞。大会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原庆丹主持。
刘毅在致辞中表示,成立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是新时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举措,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积极探索。环境学院将以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成立为契机,着力构建一个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领域专业化交流平台,继续服务好园区政府和企业,促进会员间相互交流与信息共享,推动技术进步和共性问题解决,为国家制定相关标准政策和决策提供支持,努力提高全国工业园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水平。
郝吉明在贺词中表示,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是产业协会和高校研究机构重要的合作平台,分会双轮驱动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生态化、智慧化”发展,对分会未来能发挥的作用充满信心并且满怀期待。郝吉明对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也对分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赵华林在大会主旨发言中建议,“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编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方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王金南分析指出,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督察尺度之严、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都前所未有。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三期”叠加,要通过“好法规、可度量、能循环、有效益”等方式提升循环经济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戴彦德指出,全球能源发展之路从高碳向低碳、无碳转型,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战略层面要通过推动能源消费、供给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等措施实现碳中和目标。
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吕军教授担任分会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洁生产与生态工业研究中心桑晶担任分会秘书长。同时,聘请郝吉明为专家委员会主席,聘请30余位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分会选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担任主任委员单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2家单位担任副主任委员单位,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9家单位担任常务委员单位。
当天下午,分会还组织召开了主题为“碳中和目标下的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分论坛。来自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围绕园区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典型园区的最佳实践进行了主题发言。在圆桌讨论环节,对话嘉宾围绕碳中和目标下的园区发展路径、智慧化园区建设和园区第三方综合治理三大议题展开分享。

参会代表合影
供稿:环境学院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