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2月24日电 12月19日上午,第四届钱易环境奖颁奖暨获奖者学术成果报告会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举行。会议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指导,钱易环境奖评审委员会承办,钱易环境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
本次典礼采用了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钱易院士在线上与100余位师生共同参加了会议。钱易环境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井文涌教授,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岑,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德智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敏教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建龙教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温东辉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黄霞教授、文湘华教授、席劲瑛副教授等教师,以及一等奖获奖者与部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典礼。
钱易环境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文湘华介绍了本年度钱易环境奖申报与评审的基本情况。评审委员会共收到申报材料201份,通过函评和会评,确定了五名一等奖获得者,14名二等奖获得者和两个中学生团体奖及三名中学生个人奖。
一等奖获得者在大会现场进行了成果汇报。研究成果包括“工业废渣的建材化利用——让‘好的’更好,让‘差的’能用”“氨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催化剂活性位结构特征的探究”“交通电动化相关物资的关键性评估”“推动交通能源结构转型,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基于电生·OH的高效电化学废水处理的作用机制及应用”。
五位一等奖获奖人汇报后,评委投票并现场计票。根据计票结果,清华大学博士生孙鑫获得特等奖。他主要通过建立交通电动化进程所需物资的全球物质流数据库,基于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多维度定量评价各类物资的供应风险和供应中断的脆弱性,输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相关的关键性材料清单,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未来资源安全的国际形势作出判断。之后,现场进行了颁奖典礼,出席会议的评委为获得一等奖和特等奖的同学颁发了证书。
由于疫情原因,钱易未能到场,文湘华替钱易宣读了致辞。钱易向所有报名参与这项活动的年轻人表示谢意和敬意,希望获奖人能够继续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不同的岗位上不懈努力,为当代人民和子孙后代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获奖同学及参会嘉宾合影
为感谢钱易在中国环境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钱易的学生们在她80岁寿辰时捐资成立了“钱易环境教育基金”。在该基金支持下设立的“钱易环境奖”,用于激励积极践行环境公益、开展创新研究的优秀学生。该奖项不仅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校高中生也可参加。其中,特等奖1名,每位获奖人获得奖金5万元人民币;一等奖5至10名,每位获奖人获得奖金2万元人民币;二等奖10至20名,每位获奖人获得奖金1万元人民币;中学生奖5至10名,每位获奖人获得奖金6000元人民币。
供稿:环境学院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