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首钢总公司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开班
清华新闻网6月4日电 (记者 王冰冰)6月2日上午,清华大学-首钢总公司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签约暨开班仪式在清华主楼举行。首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青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许建国,副总经理强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副校长邱勇等出席签约和开班仪式。胡和平、邱勇在仪式前会见了王青海一行。开班仪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潘际銮为20余位首钢学员讲授了第一节课。

图为胡和平讲话。学生记者 王皓冉 摄
胡和平代表清华大学向首钢总公司学员表示欢迎。胡和平回顾了培训班从缘起到策划、落实的过程,并表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有责任和义务服务社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为一线工人继续学习创造机会,为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国家实现工业化和国有企业发展的进程中贡献力量。
胡和平指出,清华大学正处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阶段和新百年的起步阶段,举办这个培训班是清华办学中的一种有益探索。希望首钢的学员积极投入学习,学有所获。胡和平表示,长期以来,首钢和清华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双方要进一步深化合作,落实合作协议,拓展合作领域,实现共同发展。

图为王青海讲话。学生记者 王皓冉 摄
王青海代表首钢总公司对清华在人才培养上的支持表示感谢。王青海指出,多年来清华与首钢进行了多方面合作,为首钢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为首钢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此次培训班对于加强一线工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我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王青海希望各位学员发扬首钢精神,学以致用。他同时表示,首钢将继续深入推进与清华的合作,发挥清华高端培训优势和优良师资条件,为首钢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提供支持,促进首钢的转型发展。
潘际銮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说,清华为企业一线工人开办培训班,非常必要和及时。焊接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对新工艺和自动化设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大工程的焊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接技能。潘际銮希望通过此次培训促进工人技能提高,并且做到教师与学员们教学相长。
十八大代表、首钢总公司技术研究院焊工刘宏代表培训班学员发言,表达了对清华提供学习机会的感谢之情和参加培训班的激动之情。刘宏说,当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升级,作为一线工人深感专业理论知识的匮乏,渴望补充理论知识,提升知识水平。此次参加培训班既是机遇与挑战,更是责任。刘宏代表学员表示,将用心学习、积极践行,努力走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成功之路。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学生记者 王皓冉 摄
会上,负责培训班前期筹备并担任培训项目导师的机械系教授单际国介绍了培训班的有关情况。首钢总公司劳动工资部部长闫永志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中心主任李双寿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委托培训协议。

图为首讲课堂。学生记者 王皓冉 摄
开班仪式后,潘际銮院士主讲的“焊接前沿技术讲座”作为培训班第一课开讲。
首钢总公司办公厅、劳动工资部,清华大学机械系、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开班和签约仪式由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处长邓丽曼主持。

图为活动现场。学生记者 王皓冉 摄
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北京团小组讨论上,十八大代表、首钢总公司技术研究院焊工刘宏提出了加强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市和清华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清华大学和首钢总公司的相关部门进行多次协商并最终确定培训方案。
培训方案既注重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对国际发展前沿的关注。在课程设置方面,为保证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课程包含了焊接冶金、焊接设备及自动化、焊接结构力学以及焊接质量检验四大模块,此外,为引导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关注创新和发明,还特别设置了专利方面的基础知识的讲授。在每个模块的课程设置上,都体现了经典知识与国际前沿的结合,保证学员既掌握必备专业知识,又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以课程讲授加研讨、实验、参观的形式,保证了课程具备足够的交流互动和实践机会,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师资配备方面,不仅由参与创建了国内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的潘际銮院士领衔课程首讲,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和机械系的13位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他们每个人都是所讲授的课程内容领域的“行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践经验。此外,该培训班设有项目导师,负责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把关,设有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同时,还设置了培训班班主任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据悉,本期清华大学-首钢总公司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共192学时,预计到11月底结业,首批20余位学员来自首钢总公司所属7个部门的生产一线,其中高级技师15人。培训课程的教师由来自清华大学机械系和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常年从事焊接专业教学和科研的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担任。
编辑:欣研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