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做客新人文讲座  解读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清华新闻网12月16日电(学生通讯员 周院强)12月12日下午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清华工程物理系1981级校友李干杰为300余名师生带来了题为“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演讲。讲座之前清华大学副校长吉俊民在工字厅与李干杰进行了会谈。

图为吉俊民在工字厅会见了李干杰副部长。记者 苑 洁

  讲座伊始,李干杰回顾了在清华求学的时光,勉励同学们始终牢记承担起为国为民的责任。讲座共分三个部分。

  首先,李干杰主要围绕如何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进行了详细阐释。他用三句话概括了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措施;中国当下环境问题确实形势严峻,结构性问题突出;对雾霾现象的普遍关注,表明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进入了一个推动中国环境问题解决的关键时期。

图为李干杰做客新人文讲座。

  在谈到“十一五”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时,李干杰指出,经过5年的努力,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得到控制。在我们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均消费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们污染物排放量增长速度反而降低了,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李干杰用污染处理设备的广泛使用、环境监测的两组数据说明,我国减排确实取得了成绩。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做法,譬如严格考核问责,落实环保责任;改进统计体系,强化统计评估,淡化基数,算清增量,核准减量;创新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加大财政支持;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综合运用;善用环境标准;健全环保体制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发挥社会力量在环保中的作用。“十一五”创造的成功经验,符合中国国情,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同时,李干杰认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对问题和不足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要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要困难。他以自己第一线的经历指出,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结构减排这三部分中,管理和结构减排难度很大,而在“十一五”主要是在工程减排上做了大量工作。“十一五”时期主要是治理的是两种污染,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但是最重要的污染减排有些领域还未涉及,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他强调,不能只减排城市和工业,农村基础差,保护起来更加困难。此外,环境质量改善与公众期待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雾霾、劣五类水质、土壤污染等治理起来十分困难,特别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第二部分李干杰重点阐述了准确深刻领会和把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李干杰结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体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的新的深化和升华,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化和升华。除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以外,还有两个要素,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必须“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升华;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一定要和其他四大建设统筹好,从本质上融入到个建设中去,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方向,文化建设是力量和源泉,社会建设是保证。

        李干杰在谈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时,针对生态环境建设有关内容概括指出,当前最重要关键是抓紧搞好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并总结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亮点:强调要整合各种自然要素的管理体系;监管者和所有者分开,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提出一系列制度机制,如产权制度,预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污染排放许可制度,过程严管等一整套制度。

        讲座的第三部分,李干杰主要介绍了环境保护部门系统后续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着重抓的一些工作。

  不少同学聆听完讲座后表示,整场讲座逻辑严谨,观点鲜明、客观,既为同学们勾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远景,又深刻指出环境问题严重性,使大家增强了信心,明确了个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

  此为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三)“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第17讲,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杜鹏飞主持讲座并点评。

        演讲人简介:

  李干杰,1964年11月生,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本科、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硕士,高级工程师。先后任国家核安全局处长、副司长、司长等职,期间曾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一等秘书。2006年12月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并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2008年3月起任国家环境保护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李干杰多年从事自然生态保护、农村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担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推动创建了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促进会。此外,他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及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方面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绿办 编辑:范 丽 

2013年12月16日 15:55:4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