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清华附中学生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奖

        清华新闻网12月24日电 12月16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13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在北京二中落下帷幕,清华附中高1102班学生胡天睿的项目《煤矸石山氧化抑制的阻燃技术探索》获得一等奖,高1102班帅骅的项目《高性能仿生绿色复合纤维的制备》获得三等奖。

     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期间,清华附中教师带领高一年级6名同学前往参观了“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作品展示。同学们观看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科技作品,并与现场的参赛者进行沟通交流,为自己的今后科研实践获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13名高三学生提交的正式申报材料。经过初评,100位学生进入终评,先后接受了知识水平测试、项目问辩、综合素质考察等一系列考验。最终,除3人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的称号外,另有12人获得一等奖,35人获得二等奖,46人获得三等奖。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由教育部、中国科协、香港周凯旋基金会于2000年共同创立。活动旨在通过全面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选拔具有科学潜质和发展潜力的学生,推荐到重点高校,并鼓励他们立志投身于科学技术事业,努力成长为未来的科学家。

  获奖作品简介:

  帅骅:高性能仿生绿色复合纤维的制备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全降解绿色复合材料的需求越来越急迫。不同于传统绿色复合材料,全绿色复合材料是指采用天然纤维和可降解的高分子复合制备的一种材料,但是其较低的力学性能限制了它的应用。观察发现,天然蚕丝纤维表面有一层蛋白丝胶,使蚕丝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受到蚕丝复合结构的启发,我们采用藕纤维和可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制备了一种新型全绿色复合纤维,其机械性能可与黄麻、洋麻、剑麻纤维等相媲美,而比强度和比模量高于天然蚕丝。这种高性能绿色仿生复合纤维有望广泛应用在纺织、医疗器械、汽车等领域。

  胡天睿:煤矸石山氧化抑制的阻燃技术探索

  氧气的供给和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物氧化作用是煤矸石山自燃爆炸垮塌等生态灾难的主要驱动力,因此,阻隔空气和抑制氧化过程是治理煤矸石山的关键技术。本研究筛选出抑制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杀菌剂及其浓度;发现硫酸盐还原菌可以抑制煤矸石浸出液的氧化作用;比较分析了两种黄土(粘土、粉土)、粉煤灰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材料的空气渗透性,筛选出了阻隔空气好的混合材料及其覆盖厚度。如粘土掺入30%粉煤灰、覆盖15厘米即达到防自燃的要求。提出了杀菌剂和还原菌抑制氧化与覆盖阻隔空气有机耦合的氧化抑制阻燃技术。

  供稿:附中 编辑:范 丽

2013年12月24日 13:26:1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