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做客时事大讲堂
讲述毛泽东的领导智慧与决策风格
清华新闻网12月24日电(学生通讯员 张恒)12月20日晚,清华大学“时事大讲堂”第140讲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特别邀请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以《毛泽东的领导智慧与决策风格》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图为陈晋发表演讲。牛申 摄
陈晋的讲座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毛泽东作为大战略家的基本特点;二是毛泽东的战略领导智慧是怎样炼成的。
陈晋认为,无论军事、政治、经济,毛泽东都把战略思维与战略决策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战略思维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全局性思维,从宏观着眼;二是发展性思维,从长远着眼;三是对抗性思维,从解决矛盾着眼。将这三种思维组合起来就是战略思维。作为大战略家,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战略预见,见微知著的判断力;战略目标,明确工作方向;战略转变,抓住主要矛盾的变化;战略步骤,找到实施战略的抓手;战略布局,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这5个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有着“战略自觉”——即为时时刻刻站在战略的历史高度来考虑问题。而这样的自觉就会带来智慧。

图为第140讲“时事大讲堂”现场。牛申 摄
陈晋认为,形成战略领导智慧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一把手的“全局观”。毛泽东参加革命以后长期担任组织的第一职位,形成了全局视野、宏观思维的习惯,这才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其次,毛泽东既是政治家军人,又是军人政治家。军事生涯对于毛泽东这样一个政治统帅的战略智慧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你懂得在战争中领导他人,你就能够在任何地方领导他人”。毛泽东领导智慧的另一个来源就是他的“文化人”的身份。作为诗人毛泽东具有无穷的激情与想象,而革命正需要激情,制定战略正需要想象。而深厚的文字功底也让他能将自己的战略决策准确生动地提炼为易于传诵的警句。此外,毛泽东深邃的哲学思想也是其领导智慧的来源。
最后,陈晋总结,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与领导智慧是研究不尽的,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演讲结束后,学生代表送上嘉宾认证证书和鲜花,向陈晋表示感谢。
本次讲座由“时事大讲堂”与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学生TMS协会)联合举办。时事大讲堂自2004年成立以来,秉承“时效性”、“高端性”、“权威性”的宗旨,通过举办各领域权威专家学者的讲座,帮助在校学生了解时事政策、社会热点和理论前沿。学生TMS协会成立于1995年4月7日,在全校已经建立了380多个党课学习小组,宗旨是学习马列著作,追求革命真理,了解中国国情,实践共产主义。
嘉宾简介:
陈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党的文献》杂志社主编。多年来从事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以及电影、电视文献片撰稿,著述和影视作品多次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
供稿:校团委 编辑:范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