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高福做客水木清华讲座讲解H7N9禽流感病毒的起源、跨种传播与耐药

        清华新闻网12月25日电 12月18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在医学科学楼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H7N9禽流感病毒的起源、跨种传播与耐药(H7N9 avian influenza virus: Origin, "host jump" and drug resistance)”的精彩报告。来自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医学院、化学系及其他相关院系的120多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

图为讲座现场。

  针对广受社会关注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福首先阐述了其从禽类向人类的跨种传播途径,以及候鸟迁徙在病毒变异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背后的机制。高福认为,在病毒的变异和跨种传播过程中,病毒的宿主针对性改变依赖于病毒表面蛋白和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分子间识别,这一事件决定了病毒颗粒侵入宿主细胞的效率。

  高福详细讲解了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表面HA蛋白的分类及其相应识别的受体类型,重点从蛋白结构角度探讨了单个氨基酸在识别特异性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最后,高福还介绍了基于病毒NA蛋白结构和活性的抑制剂研究和耐药机制。

  报告结束后,高福与师生们共同探讨了流感药物研发的现状、预防病毒传播的其他手段等广受关注的问题。

  人物简介:

  高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访问教授。2013年,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福先后在山西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相继在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2004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任讲师、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4-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曾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跨种传播机制与免疫分子识别。曾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科技奖(1988),Thomson Reuters Research Fronts Awards 2008,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基础医学奖(2012)等。在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60余篇(包括Nature, Science, Lancet, NEJM, NSMB, PNAS, PLoS Pathogens, Immunity等)。

供稿: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编辑:范 丽

2013年12月25日 11:41:3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