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航天梦伴我成长

航天航空学院 宋雨

  十年前,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当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传回那句“飞行正常”时,电视机前傻傻站着的我激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年,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那一年,一群航天人被载入史册,永为后世传诵。那年我上小学,正是从那时起,一个遥远的梦植入了我的内心。

  八年前,神舟六号成功地搭载两名航天员遨游太空。发射那天,同宿舍几个人围着一台收音机,跟着数倒计时,收音机里每一个声音都牵动我们的心。飞船成功发射的那一瞬间,我听到现场爆发的欢呼声,仿佛亲眼看到烈焰升腾、大漠震撼的壮观景象。那年,我刚被县重点中学录取,我轻声告诉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了,但未来的路还很长。

  五年前,神舟七号航天飞船又载着“太空行走”的新目标起航。当航天员迈出历史性的一步、骄傲地向世人挥舞着五星红旗时,全世界华人都为之兴奋激动。那年,我顺利考入重点高中,逐梦的脚步更加坚定。

  当我终于收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录取通知书时,一个更清晰的梦想悄悄展开。第一次到系馆,看到大厅里摆放的发动机、卫星模型,看着一期期介绍航天航空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展板,我似乎能听到自己加速的心跳。第一次,我感到梦想离我那么近,似乎伸手就可以摸到。

  两年前,神舟八号顺利升空,实现了空间对接,为之后的空间站任务打下基础。发射当天晚上,全班人聚在一起观看直播。这一次,我是以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学生的身份,再次观看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次突破。我们如数家珍地谈论着祖国航天事业的卓越功绩,畅想着下一步又将有怎样的飞跃。全班人激情澎湃地聊到很晚,因为我们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天,我们都自豪地说自己是航天人……

  航天事业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需要有一大批无私奉献的人们。追溯中国的航天史,建国初期,在国家一穷二白、苏联专家撤离、发达国家封锁阻挠的情况下,在艰苦的沙漠戈壁中,正是这样一群人从无到有,从模仿到自主研发,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属于中国自己的航天事业。也正是这样一群人,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使得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达到如今的国际先进水平。在这群人中,有家喻户晓的钱学森、郭永怀,但更多的是一大批不为人知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航天人。也许没有丰厚的报酬,没有显赫的地位,甚至有时候还要隐姓埋名。但是,祖国不会忘记,他们的一切付出都是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能够不断发展,跻身世界前列,都是为了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正如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的,“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就是这样一份事业,深深吸引了我。我,甘愿做默默奉献的航天人中普通的一名,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我对航天梦的向往,诠释我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来源:新清华 2014-01-03

2014年01月07日 13:59:2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