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举行“中英青年领袖对话”活动
清华新闻网4月24日电 (记者 李含)4月22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清华大学和中英青年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14年“中英青年领袖对话”活动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英国高等教育与科技国务大臣戴维•威列茨(David Willetts)、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陈旭出席论坛开幕式。郝平、陈旭与威利茨在论坛开幕前进行了简短的会谈。

图为会谈现场。记者 智斐 摄
陈旭在会谈中代表清华大学对威利茨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发展、学生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情况。陈旭表示,清华大学与很多英国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希望在未来不断深化双方合作。
威利茨表示,将在未来进一步推进英国高校、机构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不断增进双方青年学生之间的联系交流。
会谈结束后,威利茨、郝平、陈旭与参加论坛的中英学生代表合影留念。

图为陈旭在开幕式上致辞。记者 智斐 摄
开幕式上,陈旭代表清华大学对论坛开幕表示祝贺。陈旭说,在全球化时代,更加需要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包括20多所英国知名大学在内的200多所海外院校开展了合作交流机制。清华大学愿意进一步加强与英国优秀大学、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在教育、科技、社会服务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此次中英两国优秀大学生集聚一堂,展开现场对话,是一次非常好的跨文化交流,将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促进两国青年自身发展的有利途径。

图为郝平在开幕式上致辞。记者 智斐 摄
郝平表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立后,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人文交流规模日益扩大,内容日益丰富。青年是创新的动力、创业的主体,青年群体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青年是人文交流的生力军。中英两国青年一代加强交流,有利于促进了解和理解,共同应对全球的挑战。2014中英青年领袖对话活动紧扣青年、领袖、对话,深入探讨教育、就业能力和学生经验等重要议题,共同交流经验,分享智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年人的成长,成才,鼓励和支持更多中国学生走出国门,接纳和欢迎更多外国学生来华学习交流。

图为威列茨在开幕式上致辞。记者 智斐 摄
威列茨介绍了英国大学的发展情况,他表示,中英两国的人文交流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促进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教育。希望中英两国在未来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此次对话活动的举行,青年学生将从他们的角度就大学教育与就业形势、学习经历等中英两国在教育领域面临的共同挑战展开对话讨论,这将帮助政府和大学管理者进一步改善工作,提高学生体验的质量。

图为“中英青年领袖对话”活动现场。记者 智斐 摄
在随后举行的“中英青年领袖对话”活动中,8名来自英国的青年学生与8名来自人文、新闻、工业工程、教育等专业的清华同学代表就教育与学生就业竞争力、国际培养与求学经历等议题展开对话,从个人经历和感受诠释对各个议题的理解,并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
在近两个小时的讨论中,中英学生代表分析了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大学教育发展提出建议。他们提出,在全球化时代,大学间应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大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并注重帮助学生提升未来职业能力。大学在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机会的同时,也应该帮助他们在语言、文化贮备方面更好地做好准备,使学生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不同的文化群体。
对话活动结束后,劳斯莱斯东亚区总裁何英杰作了闭幕式演讲。
当天,“中英大学校长圆桌对话会议”在清华同期举行。包括英国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校长在内的8位英国高校代表及高等教育机构负责人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知名大学的校领导代表围绕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校企合作、中英教育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与会校领导代表还听取了中英青年领袖对话活动交流情况的汇报。
据悉,此次“中英青年领袖对话”和“中英大学校长圆桌对话会议”为第二届中英高级别人文对话机制活动的配套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中英两国的教育和文化关系。
视频新闻请点击:http://tv.tsinghua.edu.cn/mcms/?p=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