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格非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清华新闻网8月14日电(记者 赵姝婧)8月11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正式公布,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凭借《隐身衣》获得中篇小说奖,这是他继老舍文学奖后,今年夺得的又一个国内重要文学奖项。

图为格非近照。
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与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本次鲁迅文学奖评奖年限为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共设置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7类。
格非作品《隐身衣》中的主人公是一名资深音乐发烧友,以为高端客户定制高级音响设备为生。一天,他接到了一位神秘人物的订单,从此陷入诡异莫测的迷局。小说设置了重重悬念,讲述了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社会剧变中的人们追名逐利而起伏跌宕、凶险无着的命运。本书的写作延续了作者自“乌托邦三部曲”以来对现实世界高度的关注与思省。全书贯穿了对古典音乐的优美诠释和倾心礼赞,并与书中无序和充满欲望的世界构成强烈的张力场,而情节的惊悚与繁复的构造又体现了某种黑暗、残酷等哥特式艺术特征。
对于获奖,格非表示,鲁迅是他最敬仰的作家,此次获奖是对他很大的激励。格非平常很喜欢音乐,写这部小说也是受音乐发烧友余先生的影响,想把自己的感悟借助古典音乐写在其中,希望读者在音乐的“隐身衣”下,能够反观这个社会。

图为《隐身衣》封面。
“《隐身衣》是我没有遗憾的作品,历经多次修改和字斟句酌,以往写作中往往有些遗憾,但是写完这部作品后我没有任何遗憾。”格非说。
格非是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格非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以及“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中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多部。
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曾获得“2014年老舍文学奖”、“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第一名、《新京报》“2011年度文学类致敬图书”等多种文学奖项。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编辑:欣研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