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马勇做客新人文讲座畅谈中国现代化过程

清华新闻网5月5日电(学生记者 付新宇)4月2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勇教授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系列讲座,为近300名同学做了题为“中国现代化:诉求、坎坷和出路”的演讲。

马勇教授正在做演讲。

马勇教授从中国近代史开始讲起。他强调,研究和看待中国近代史,只有站在当时的视角、采用历史的观念才能真正设身处地的体会其发展过程。如果以现在的观点看待当时,不仅是对近代人物不合理的要求,也会影响对历史过程和人物的正确看法。

讲座中,马勇教授以李鸿章为例,指出李鸿章的思想是绝对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站在现在的视角对李鸿章的行为进行评判脱离历史语境,是不合适的。

此外,马勇教授也对近些年出现的“民国热”现象做了点评。他指出,人们应该看到民国时期和现代具体情况的不同,不能盲目拿民国的优点和当代进行比较。评价民国,应该站在当时时代的立场上,评判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本次讲座是清华大学新人文系列讲座系列之十五“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故事”的第三讲,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翁贺凯教授主持。

相关链接: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五):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故事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于2005年4月拉开帷幕,迄今已经走过十年历程。 在此期间,《新人文讲座》成功举办十四个主题系列,共计二百六十余场。自2008年9月起,该系列讲座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主体部分以必修学分的形式列入清华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过百年激荡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距离实现富民强国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了。“中国梦”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面向未来,而且承接历史,承接中国知识分子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对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选择与融合过程中文化自觉的心路历程。值此“新文化运动”发轫百年、《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举办十周年之际,  《新人文讲座》将围绕“富强与文明”、“科学与民主”、“文化自觉与文化选择”、“文化软实力与大国形象”、“中国与世界”等问题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演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故事”。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生编辑:小洁

2015年05月05日 09:44:4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