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互联网+思政课: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研讨会”在清华举行

清华新闻网5月15日电(通讯员 张 静)5月14日下午,“互联网+思政课: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丙所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近十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近四十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慕课主讲教师、“马原”课程混合式教学试点项目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刘震副教授主持了会议。

会议现场。

基于“马原”慕课的实践和探索,刘震首先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学习行为四个方面的变化,讨论了思政课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和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回顾了五年来通过课堂讨论、社交媒体、翻转课堂、慕课平台、混合式教学等进行的教育探索和实践,对慕课课堂和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教学应该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转变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慕课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方向,即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满足基本要求的“规定动作”与多样丰富的“自选动作”相补充。

随后,清华大学教务处教师苏芃从提高课程质量的角度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混合式教育上的探索,并对线下课堂的组织实施、灌输与讨论关系、教师与助教关系、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虞鑫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分析了学习者采纳和使用慕课的影响因素。《现代教育技术》编辑部主任宋述强从技术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技术为什么要被引入教育教学、技术是否能引发教育革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祎嵩从担任“马原”慕课首席助教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思政课的助教角色障碍,认为身份障碍和话语体系的断裂是当前的核心问题。经管学院本科生赵欣怡从选课学生的视角,介绍了她与同学们做的一项相关研究,探讨慕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互联网+思政课”系列会议的首场,其后还将举办关于评估体系、学习行为等专题讨论。本次研讨会也是刘震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田心

 

2015年05月15日 14:16:4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