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清华男生坚定从军梦立志当舰长

来源:人民网 2015-5-21 

  他,本是一名清华大学国防生后备军官,毕业后可顺利进入部队,却因运动受伤休学,一门功课不及格,未能顺利毕业,被取消国防生资格。为拿到毕业证,他选择了边打工边补课。

  矢志不移从军梦,坎坷不改从军路。他放弃高薪工作,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定应征入伍,从新兵做起。

  “同期的大学同学现在大部分都已是上尉军官,而自己刚刚成为一名义务兵中的上等兵。”他曾开玩笑跟同学说,这两年要是搞个同学聚会,自己先要给每个同学敬个礼、喊声“首长好”。

  他,就是北海舰队某基地学兵三大队带兵班长邢国卿。五一前夕,记者走进该部队,探寻他心中有梦、执著追梦、奋力圆梦的心路历程。

挫折

考取清华国防生,因受伤休学半年

  “我从小就有两个梦,一个是清华梦,一个是从军梦。”1989年出生的邢国卿说,清华梦是每一个莘莘学子的梦想,从军梦更多的是受到爷爷,包括父亲的影响。

  邢国卿的爷爷是华东野战军的一名老兵,参加过革命战争。父亲年轻时想参军入伍,但因身体条件没有入选。父母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从内地到大西北安家落户。

  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邢国卿十分崇拜军人,盼望有一天能够穿上军装。后来,一部电视剧《血色浪漫》,让他觉得军营是个神奇又具有特殊魅力的地方,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从军梦。

  是上清华,还是报军校?2007年夏,就在邢国卿高考填报志愿犹豫不定时,清华大学招生组老师推荐他报清华国防生,既可以圆清华梦,毕业后又可以圆从军梦。

  就这样,邢国卿以682分的高分,考取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国防生。

  “国防生,为国防而生。选择国防生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苦和挑战。”邢国卿说,军训场上,他严格要求自己,总是第一个出现;遇到高难科目,就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苦练。靠着这股子拼劲,他的各项成绩全优,被评为“训练标兵”。在学校组织的“延安红色教育社会实践”、北京地区七校国防生联合军训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个人”。

  一个人只有不断奋斗进取,才能战胜自己,勇攀高峰。邢国卿对此并不满足。他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校训激励自己,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

  从大一上学期开始,邢国卿连续两年参加了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第二次,跑过30公里后,他感觉体力有些不支,许多同学都放弃了。但他抱定“爱拼才会赢”信念,科学调节呼吸,咬牙坚持,用4小时45分钟跑完42.195公里全程。

  2009年3月10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但对邢国卿来说,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

  这天,作为篮球主力队员的他在参加比赛时,不幸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品学兼优的他不得不休学治疗。

  那段时间,他非常懊悔,特别害怕因为休学影响学习成绩,最后不能进入部队。

  5个月后,邢国卿的伤还没有完全康复。得知有机会参加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消息后,他决定终止养伤,提前返校。

  邢国卿除了每天参加正常的阅兵训练外,还坚持100米鸭子步、100米蛙跳、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训练,坚持跑5000米,直到最后累趴下。第二天仍然这样重复、坚持……

  10月1日,作为国庆阅兵群众方队中科技发展方队的一员,邢国卿光荣自豪地从天安门前走过。

曲折

国防生资格取消,补考拿到毕业证

  因为受伤休学,邢国卿耽误了很多课程。2009年9月,他羡慕的眼神看着同学们升入大三,自己却只能重读大二,学习专业课,心里很不是滋味。

  重返课堂,重拾信心。邢国卿勇于战胜受伤带来的困难,加倍努力学习,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往前赶。

  2012年6月,邢国卿终于盼来了自己的“毕业季”,可以走进梦寐以求的军营,成为一名共和国军官。

  然而,令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机械设计基础》考试成绩不及格,不但没有领到毕业证,而且国防生资格也被取消。

  梦想瞬间破碎,如同晴天霹雳,给了邢国卿沉重的打击。“觉得天一下子就塌了,无论看什么东西都看不清楚。父母专程从甘肃赶到北京陪着我。”回忆起那段日子,邢国卿仍然心有余悸。

  他的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他忘不了第一次穿军装时,心情是多么激动;忘不了每天在清华操场,顶着烈日来回练正步;忘不了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身着盛装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忘不了国防生被淘汰脱军装时,心情是多么难受。

  “当不如意不期而来时,需要冷静地理解,认真地思考,勇敢地面对。”“人生就是在跨越一道道挫折的门槛之后,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真正的失败不是摔倒,而是趴在倒下的地方不肯起来。”“只有勇于从挫折中爬起来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和智者。”老师们的开导和激励,让跌入低谷的邢国卿深刻认识到,人总要经历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面对失败,是失败之后如何做出选择。

  邢国卿很快从失败中走出来了,开始思考: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拿不到毕业证,不算圆清华梦。”他决定留在北京,一边打工,一边补课,实现自己的第一个梦。“儿子长大了,不再是你们身边的那个小孩,从今天起,不会再让你们担心;从今天起,我不会再向家里要一分钱。在北京的这一年再苦再累,我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坚持下来,挺下来。”在送父母回家的站台上,邢国卿紧紧握着父母的手,这样说道。

  邢国卿凭借自己的实力,很快在一家顾问咨询公司找到工作,月薪6000多元,一年不到又被任命为项目经理。但公司距离学校要坐2个小时地铁,穿越大半个北京城。

  有梦相伴随,就不觉孤单。他白天忙工作,下班去学校补课,下课后再坐2个小时地铁回到租住的房子。邢国卿说:“晚上走出地铁站口,发现乞丐都回去了,街上没有人影,心里有时也觉得酸酸的。”

  寒去暑来,经过一年勤奋补习,邢国卿终于拿到了“迟来”的毕业证。

转折

梦不成真誓不休,不当经理当新兵

  “我愿以身许国!”刚上大学时的第一堂政治课,清华大学第一届本科生、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的人生信条,如烙印一般刻在了邢国卿的心中。

  2013年5月4日,邢国卿从网上看到习主席关于“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重要讲话,其中一句让他记忆深刻:“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这更加坚定了他从军报国的信念和信心。

  “我的从军梦难道真的就这样终结了吗?”一想到和自己同期考取清华国防生的同学,有的分到基层当连长,有的到了大部机关,有的去了科研院所,邢国卿心有不甘,他反复拷问自己。

  2013年7月,邢国卿找到学校选培办陆主任,询问有没有机会重返部队。

  陆主任建议说:“你符合从学校报名入伍条件,但你要想清楚,你现在不是国防生,到部队不是干部,是一名义务兵,你能不能接受?”

  “我能!只要我能到部队就行!”邢国卿回答得特别干脆。

  邢国卿是个独生子,父母和女友都不同意他当兵,想让他在北京找份好工作。但他决心已定。

  同年9月,邢国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终圆从军梦,穿上军装,走进了被誉为“水兵摇篮”的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学兵一大队。

  他心里无比高兴,对记者说:“我对这身军装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我曾经脱下过。”

  邢国卿放弃经理选择当兵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议论: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拿着近万元的月薪,一年不到就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他图个啥?

  “我既然来当兵,就一定当个好兵,决不能给清华丢人。”冷嘲热讽面前,邢国卿坚定地认为:“当兵收获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骨头里有军人的钙质,血液里有军人的基因,当兵的经历才是真正的财富。”

  初入军营时,邢国卿发现自己的年龄比有的干部还大,身边的战友也都比他小4到5岁。

  心里虽有落差,但他从不后悔。他把落差当作动力,积极主动参加训练、学习和各类活动,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就向身边战友和班长们请教。新兵连3个月,他每天都坚持跑十公里,一早一晚加练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新兵结业考核,邢国卿的体能、队列、战术等各项成绩全优,入伍当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

波折

服役两年面临走留,梦想当一名舰长

  经过6个月的专业培训后,邢国卿主动要求分配到新训单位,理由有二:

  一是在大学时就立志到基层带兵,认为基层是军人真正能够发挥最大能量和体现个人价值的地方;二是在大学带过夏令营和社会实践,认为这些经历有助于给新兵传递正能量。

  来到学兵大队后,正赶上《海军新兵入伍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训练科目中实战化标准大幅增高。邢国卿趁机开始了“士兵突击之旅”——

  徒步野营拉练,他主动报名当“尖刀班”;心理行为训练,他率先挑战极限;反恐防暴训练,他是第一批演练人员。考核时,作为一名列兵,他各项成绩全优,年底再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班长,我当班长了,也要带新兵了。”“好样的!你就记住一句话:带兵也是带自己!”2014年6月,身为列兵的邢国卿第一个被任命为新兵班长。新兵入营前一天晚上,他给退伍回家的老班长孙路打电话。

  当时,邢国卿对这句话理解不深,认为带兵就是带兵,和带自己没什么关系。但3个月下来,他读懂了战士的心,也明白了自身价值的重要,觉得在教育新兵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个沉淀和升华:“班长是军中之母,什么样的班长,带出什么样的兵。站在十字路口时,班长要帮新战友找对方向。”所带新兵班训练成绩连续5次在大队考核中取得第一。

  “在邢国卿身上,没有想象中大学生的骄、娇二气,更多的是一股子虎气和拼劲。”大队政委姜岩介绍说,邢国卿的综合素质很全面——训练场上,他既是基准兵也是教练员,善于给新兵进行动作示范;比赛场上,他既是主力队员也是裁判员,带领学兵队多次获得篮球、足球联赛冠军;教育课上,他以《梦想在军营绽放》为题,谈自己的失败经历和心得体会,鼓励战友们不惧挫折、勇于挑战,引起了强烈共鸣。

  去年底,为加强教学力量,大队根据邢国卿的特长,安排他兼任教研室教员,负责海军初级预选士官的柴油机专业教学任务。重任面前,他不负众望,引入问答式、答惑式、开放式的大学教育模式,深受学兵好评。在两次柴油机专业考核中,他所教的班次均名列第一,令老教员刮目相看。

  “邢班长,你当两年兵后打算干什么呀?”邢国卿原想圆了从军梦,退伍考公务员,在北京工作。但自当上班长后,面对新战士的一次次提问,他犹豫了。但他觉得大队两名主官都是从战士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给他树立了榜样,再一次坚定了他把从军路一直走下去的信念。他笑着对战士们说:“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在部队长期奋斗下去。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驰骋大洋的驱逐舰舰长。”

 

2015年05月22日 16:42:3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